他们是70后的年轻学者和工程师,
他们是90级后的东南学人;
他们继承东南的营造研究传统,
他们也探索新的木构保存路径。
本次学术活动,将依托东南大学“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从多角度展现新一代东南学人开展木构建筑研究和实践的情怀、方法、追索和意义。并邀请从事木构建筑保护、设计与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研讨,传承东南营造传统,开启木构研究新旅程。
主办
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东南大学)
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
时间:2015年9月23日(周三)
地点:东南大学中大院309
东南学人
黄印武:沙溪源乡村合作中心,理事长,1991级
胡 石: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遗产所,副所长,1992级
张 琪:中航里城有限公司,设计总监,1995级
刘 妍: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2006级研究生
嘉宾
朱光亚:教授,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东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黄 滋: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东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董 卫:教授,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主任
鲍 莉:副教授,建筑系主任
王 静:副教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
周小棣:副教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保护与发展工作室主持人
高 琛: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遗产所工程师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全体教师
主席
陈 薇:教授,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东南大学)主任
主持:黄滋、朱光亚、鲍莉、沈旸
媒体:《建筑学报》杂志社
主题
当榫卯成为榫卯——云南沙溪欧阳大门的木结构维修
黄印武
在概括传统木构榫卯类型和构造原理的基础上,分析榫卯构造与建造次序的关系,结合实际的木结构维修,揭示具体维修实践中的施工次序与原始建造次序的差异对维修设计和施工的影响和限制。但是,榫卯的形体通过建造过程得以完成榫卯的构造作用的逻辑不会改变,对于原始建造是如此,对于维修亦是如此。
层积历史,和而不同——江苏常州青果巷街区中的木构建筑保护
木构建筑的营造技艺研究通常关注重要的具有年代标识意义的建筑,以及地区性的工匠体系与营造做法,以期还原传统木构建筑的意匠与细节。在如青果巷这样的传统历史街区中,传统木构建筑是主要的遗存类型,不同历史时期的建造和改造活动层叠在一起,塑造出混杂、模糊的现状,辨析现状,还原历史,尤其是还原历史的变迁成为一件有趣的事情,也是沟通传统的建筑史研究和遗产保护的重要媒介。
自2003起,作为房地产从业人员的我们,在12年间实践了7个木构建筑,我将就这几个项目的背景、设计的初衷、建成后的状态、后续的使用、面向大众时的影响力等跟大家做一个分享。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传统木构建筑的异地移植和利用,二是现代木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
《寻找凉山彝族营造传统》是2014年夏天由3位有德语区背景的建筑人类学者在凉山彝族亲手拍摄、剪辑的纪录片,作为一种学术表达尝试,作为一种民间建造的口述史、一种匠作采访示范、一部带有“建筑学者”自我意识的纪录片、一部“三维的田野笔记”,作为一种建筑传统的旁证,来透视中国木构建筑历史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
敬请参与和关注
木构:保护·设计·研究——东南学人谈
活动安排:
2015年9月23日 中大院309
9:00-12:00 东南学人四人谈,嘉宾点评
14:00-17:00 《寻找凉山彝族营造传统》纪录片放映,嘉宾和师生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