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续竹构联合教学

再续竹构联合教学

课程名称:竹构建造设计联合教学

参加学校:

                   苏州大学建筑系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主讲教师:马骏华,陈洁萍

 

春暖花开之际,梧桐飘絮之前,联合苏州大学建筑系、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进行了第二届竹构建造设计的联合教学。

本次联合教学延续2015年竹构教学的思路:打造互补的教学平台,凸显各高校及东南大学校内各专业的学科优势。打造开放的教学平台,关注乡村营造,面向社会开放。

东南大学土木学院吕清芳、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朱轶灵、贾亭立、单踊等多位老师围绕竹才的结构特性、装置设计、中国传统建造工艺和工具、竹建筑设计构思等话题,为参加联合教学的各高校同学做了精彩的公开讲座。

竹匠师傅现场指导

 

来自安徽广德县的资深竹匠吴志华师傅更是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亲自动手,为各个高校同学做了精彩演示,也回答了同学们关于竹子的各种问题。吴师傅精湛的手艺和质朴的笑容征服全场,被同学们称为“男神欧巴”。通过吴师傅,大家对今年8月份的“乡村认知实践课程”充满向往。

设计研究发展的过程短暂而又丰富多彩,在短短5周时间之内,同学们经历了个人方案的推敲、小组方案的深化与实际建造三个阶段,获得了直观生动的设计体验。

本次竹构建造设计教学吸取了去年经验,强化了真实材料与大比例模型的试验,让同学们早早就对竹材的特性加以实验。同学们在切割钻孔中体会竹材的强壮,在弯曲变形中体会竹材的坚韧,在捆扎固定中体会节点连接的方法和相应的细节质量,在不同尺度模型的对比中体会材料与结构力的变化,在图纸绘制中理解形式的意义。

3月26日,参加联合教学的各校师生齐聚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将它们的设计方案现场搭建,45个建成作品精彩纷呈。经各校老师评选,南京艺术学院“心境”、苏州大学“桃源小道”、南京工业大学“蓝鲸”、东南大学“春暖花开”、“直来直往”、“扁虫的新生”等15个设计作品获评优秀设计作业。

答辩现场

部分优秀作业

 

与此同时,面向社区儿童的“小小建造师”工艺活动同时展开,数十位小朋友也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这一开放的联合教学活动中来,为东大校园增添了青春的气息。

“小小建造师”工艺活动

 

建造作为东南大学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传统,已历时近20年,挑战过高度、跨度,利用过木材、竹材、纸板及各种日常材料,对同学们而言是每一次新鲜的体验,对教师而言是一次次的比较与思考。它让设计教学成为一个主动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是有价值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联合设计教学,同学们开始关注社会、关注乡村,也结交了更多良师、益友,让他们以更为开放的视角思考设计问题。

 

主讲教师介绍:

马骏华:

博士,1974年生。建筑系讲师。1996-2000年,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2012年至今在任教。主要研究领域为建筑设计、城市遗产保护与再生领域的城市及建筑设计。现主要承担一年级建筑设计教学工作;

主要实践为:扬州工艺坊一期,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报恩新塔方案,明太原县城保护与发展规划,大同东小城商业街区方案等。
 
陈洁萍:

博士,1977年生,景观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景观建筑设计与理论、地形学理论与设计方法、景观都市主义理论与实践。出版专著《场地书写——当代建筑、城市与景观设计中扩展领域的地形学研究》。主要承担教学课程:建筑设计基础(一年级)、景观建筑设计(三年级)、建筑理论与设计3——地形学(三年级)、景观资源学(四年级)。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