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创新设计︱社区活动中心】三年级课程设计第三课题

【结构创新设计︱社区活动中心】三年级课程设计第三课题

课 程:结构创新设计︱社区活动中心

指导教师(建筑):郭屹民、周霖、夏兵
指导教师(结构):方立新、淳庆
助 教:李家翔

学 生:三年级本科生

课程介绍:

尽管一直以来,结构对于建筑设计而言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当前国内的建筑实践中普片存在结构意识的薄弱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现象的根源显然在于长期以来存在于建筑学教学中“重形式、轻技术”的风气。我们在三年级课程设计的第三课题开设的这门“结构创新设计”既是为了在教学的关键时期不仅让学生意识到结构对于建筑的重要性,更是希望通过结构所潜在的创造性,让学生意识到结构也能够成为建筑空间设计的重要途径。鉴于结合建筑设计的结构创新课程在国内尚属首次,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同时也考虑到三年级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教学周期只有7周的具体情况。我们选择了学生们非常熟悉的文昌桥废弃的教工游泳池作为基地,通过将室外游泳池改造成室内游泳池的基础上,将其打造成能够够为周边学生和教工等提供交流活动的空间。狭小的用地以及既有的游泳池势必造成了其他活动空间必须要布置在游泳池上方,这就使得课题首要解决的问题并非是造形,而是如何在大空间上部架设小空间的结构问题。它比单纯地在大空间上部设置屋面的结构要更具有难度和挑战。

文昌桥游泳池基地现状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结构知识的储备不仅极为有限,而且还只能停留于应付书面考试的程度。如何使他们将那些枯燥的结构知识与眼前鲜活的形态之间建立起关联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本课程的教学也第一次尝试了建筑设计教师与结构教师的合作。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邀请了校内外的教师和专家为学生开讲了有关结构、构造等专题和评图。让学生们有机会接触不同方面的结构咨询,开拓了技术方面的眼界。

从“作为结构的结构”到“作为建筑的结构”是本课程教学的目标。结构的合理性与建筑合理性如何平衡?结构的表现与建筑的形态是否需要对应,结构的架构如何来回应基地周边的环境?这些问题在学生从最初开始建立起结构模型的一开始就已经出现了。正是这些建筑才具有的功能、使用、文化、环境,使得架构从单纯的力学演变为鲜活的生活之中。本教学的终期评图中,来自同济大学的王骏阳教授、王方戟教授和东南大学的韩冬青院长都提出了同样的意见。结构如何适度的表现自身的存在正是其从既有的“选型”迈向未来的“设计”的关键一步。

答辩现场

从学生的成果来看,既有接近于结构选型相对稳重的方案,也有结构突出,造形强烈的形态,更有创新独具,由结构形成的全新空间。我们觉得这些多样性既反映了三年级学生的真实状态,也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希望在总结这次教学的基础上,明年能有更好的成果。

作业拾英:

以下作品并不都是留系作业,但在指导老师看来各具特色。

余梓梁:One Room;指导教师:郭屹民

吕颖洁;指导教师:周霖

魏云琪;指导教师:夏兵

张祺媛:景观步道;指导教师:郭屹民

华正晨;指导教师:周霖

茆羽:浮;指导教师:夏兵

马亦皋:城市之路;指导教师:郭屹民

王举尚;指导教师:周霖

王奕阳;指导教师:夏兵

曾兰淳;指导教师:郭屹民

主讲教师介绍

郭屹民 :

副教授。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学士;东京工业大学大学院理工学研究科建筑学专攻工学硕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工学博士

主要研究领域为基于结构创新的建筑设计研究(“结构建筑学”设计与理论研究-Archi-neering Disign);基于身体行为的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目前承担的教学工作为本科三年级结构创新建筑设计教学;研究生结构建筑学设计与研究教学;研究生国际联合课程设计教学。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