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变化】四年级课程设计:动态艺术与可变住宅

【自由与变化】四年级课程设计:动态艺术与可变住宅


指导教师:贾倍思 鲍莉

答辩评委:窦平平 葛明 鲍莉 张玫英 朱渊

助 教:史伟浩

参加学生:四年级本科生12人,留学生4人

教学时间:2015.11-2016.01

在多元的信息社会,建筑设计与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静态固定自闭的建筑观念。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使得建筑师们开始追求一种动态空间和形式的运动,他们追求空间的灵活,强调建筑与人的关系,开始思考建筑的时间性。建筑很大程度受时代背景的影响,当代发展推动了一种生活与文脉的高度呼应,与社会群体的互动,并且充满了动态建筑的美学观念。

功能主义最大的弊端在于过于强调功能的需求与变化,但是形式不变;现代主义的建筑语汇也往往推崇一种纯粹、协调、独立静态的建筑意向。实用即是建造。开放建筑顺应于全球化潮流中的多方位交流,独立的建筑特色已不再符合当代主流的价值观,人的“权力分配”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建筑文化特征。建筑材料与结构的创新发展,使得结构体越来越精简,材料越来越轻巧。当建筑的骨架结构所占比例越来越小时,剩余的空间价值便会越来越大。时代快速变化使得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这些空间可以被再利用,从而使空间与环境保持同步的连续性,以节省社会资源与人力资源。

开放建筑已经有了不少实践,但仍然处于一个新生地位。未来的住宅出售的将不仅是建筑,还有服务与功能。设计师设计的不将仅仅是空间与形态,而是时间与活动。对于集约的城市,可操作的小型单体比一个固定的大型住宅更有价值。人们将主动的参与到建筑的变化当中,“迁徙”不再只是人的行为,空间与功能也可以做到。

课程概要

开放建筑可以根据地方气候、需求、与使用目的等进行可调节与变化。这个课程需要考虑设计动态的有活力的建筑。

建筑的使用者与住宿的空间之间要有着紧密但是可以调节的关系,会发生的故事与空间结构之间有一种舒适的契合。情境与结构之间的关系需要形式与空间灵活的转变,建筑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纪念碑,它是处于变化之中的。

本课程着重强调建筑中的两个问题:建筑的时间性,和建筑与人的关系。

时间性是指,只要结构强度允许,建筑要适应于使用功能、环境、和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变化而做出弹性的调整,更好的为使用者服务。如何让建筑在历史的发展中不被摒弃,一同发展,让功能随着时代对于建筑的要求而变化。

而人的参与活动绝不仅是数据上的分析和软件的规划。如果用多元化来描述今天的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没有一栋建筑可以满意于与人的每天交流使用的。建筑师们在寻找可以去改变并且让建筑适应他们环境的机会。

这次课程历时两个月,分为三个阶段,先通过动态装置艺术的研究来感受真实的材料与节点。第二阶段分析场地,用场地模型的分层来表示环境分析。最后根据场地中的分析元素来进行动态民宿的设计。

教学过程

课程教学主要是通过远程视频指导和老师的现场教学。

首先第一周前两节课通过研究动态艺术家,分析他们的思想理念和作品体会他们的操作方式和原理。之后一直到中期的几周,通过装置概念调整,动作变化,材料选择,模型制作,节点尝试,真实建造,最后做出1:1实体模型装置。

日常教学

模型制作

后两个阶段连接在一起通过分析场地,做场地分层模型。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故事策划,找到故事中的常态与变化,最后设计与人的活动相关的动态建筑设计。而变化的层级从小的家具到建筑本身,都在跟着策划进行不断的变化。

调研的村庄场地环境比较优美,有河道与水塘,宅前屋后都有田地。村内有村民的活动广场,建筑风格统一,均为灰瓦坡屋顶白墙面粉刷。村子从车行道路到村内有明显的高差。

最终答辩

成果总结

本课程用不同于传统东南的教学方式,舍弃电脑与软件的操作,更强调让同学们真实感受建筑材料与建筑动态构件的可能性。迷你博物馆,以一个艺术装置的手法去感受空间的变化操作;动态民居则是通过故事的多样策划,让建筑的形态在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中呈现不一样的设计感。这个课程让同学们充分的讨论了灵活空间的可变性,从传统建筑教学的固定功能的束缚中脱离出来,去感受一次新的尝试。如果将建筑解剖,那么什么是可变的,什么是固定的。可变的会带来什么,固定的又会限制什么。

本课题的设置,也正是顺应未来建筑灵活可变的趋势,让同学们感受未来建筑世界的丰富性。

设计作品

1、章昊笛 郁如意

中期: continuous folding 最终:行走.铺

封闭与开放之间的任意转换

2、白海琦 徐菁菁

中期:迷你博物馆 最终:动态建筑

3、林宗雄 陆玮佳

中期:collage 最终:riangle house

4、张悦 汪佳琪

中期:迷你博物馆 最终:残疾人民宿

5、王芳 波尼亚

中期:迷你博物馆 最终:老建筑改造下的活动单元

6、王一帆 黄晓琳

中期:light museum of Moholy-Nagy 最终:动态建筑

主讲教师介绍

贾倍思:

贾倍思,香港大学建筑系教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取得博士学位。自1996年1月起任职于香港大学,致力于建筑设计、城市住宅与建筑历史方向的研究。参与并承担了数十项基于中国大陆及香港的住房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研究项目。先后出版了《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长效住宅》、《型和现代主义》,《大师建筑画》等专著以及发表了80多篇学术论文。

鲍莉:

瑞士联邦苏黎世高等工业大学硕士、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建筑系主任,国际创新建筑研究协会会员,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建筑与设备专委会委员。为东南大学“建筑设计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教学团队主要成员,先后主持二、三、四年级设计教学,主持及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项。致力于建筑设计方法论、可持续发展的城镇人居环境和老龄化社会社区更新研究。指导学生作业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奖项,设计作品曾获首届国家康居工程示范小区一等奖,第6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评建成类一等奖,20112014年度江苏省建筑师杯一等奖,2015年亚洲建协建筑奖Short List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