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边界丨2016建筑学专业“8+”联合毕业设计终期成果交流

超越边界丨2016建筑学专业“8+”联合毕业设计终期成果交流

 

深圳二线关总图

 

历时六个月的2016建筑学专业8+联合毕业设计落下帷幕。6月10日-12日,来自东南大学、深圳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和昆明理工大学十所院校的117名同学和30余位教师齐聚深圳大学,就联合毕业设计的教学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

本次联合毕业设计以“后边界——深圳二线关沿线结构织补与空间弥合为题,选址深圳市正在拆除和改造的二线关关线及其具有代表性的南头、同乐、布吉和溪涌四个关口,从城市肌理的衔接与弥合、非规划斑块的自组织生长、自然系统与开放空间、基础设施系统与节点、城市历史记忆与人文关照五个方面切入,探讨一条曾经的政治经济边界,如何成为城市生活复兴和公共空间再生的契机。

6月11日,十个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混编成6个答辩组,进行了热烈而富有争论的答辩和交流。开放的课题容纳了多样的思维,各个学校教学的视角与破题的路径也各有不同。同学们可以听到来自不同学校老师的点评,老师们之间也时有观点不同的争论。

答辩现场

 

6月12日联合毕业设计课题组邀请了来自香港大学的贾倍思副教授,来自深圳市的朱荣远、刘晓都、唐志华、费晓华、张建蘅等著名规划师和建筑师,以及《建筑学报》编辑部副主任李晓鸿、《住区》执行主编戴静和其他专业、社会媒体,就本次联合毕业设计的教学成果和对二线关改造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更为广泛的交流和对谈。

交流现场

 

优秀作业

1、溪涌编码/ Re-coding Xichong(东南大学)    

学生:孙世浩 罗文博 刘巧    指导教师:张彤 夏兵 朱渊 李飚 费移山

部分组织类型与设计策略节选

方案评语:

该毕业设计选址二线关最东端的溪涌关及其毗邻的大鹏湾华侨墓园,研究二线关沿线与海岸公共空间的连续性、海岸丘陵地貌与生态基质的保存与修复,以及墓园独特的精神性氛围融入城市公共生活的可能性。

研究和设计的工作包括现状调研、问题剖析、系统组构与地形罩面,以及景观编码设计策略研究若干阶段。借鉴景观都市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地块与周边的整体区域范围内,通过分析性的系统层叠、容纳场地多类信息的地形罩面生成,建立包含结构、组织与元素的景观环境编码系统,着重聚焦斑块、构架、褶皱、边界、通径、节点和镶嵌等七种组织,提出旨在激发、引导和控制城市空间再兴和景观生态修复的系统而富有弹性的设计策略。

该毕业设计的创新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目标和方法跨越了传统建筑学的专业边界,包含城市结构、基础设施、景观与生态系统等多方面内容,体现出跨学科的专业视野与综合驾驭多学科知识的能力。

2、不同于常规的趋于静态结果的形态设计,该毕业设计借鉴景观都市学的理论和方法,成果指向一种开放、系统而富有弹性的设计策略,并且具有容纳在时间进程中的调整和变化的能力。

 

2、都市触媒(深圳大学)

学生:彭俊熙    指导教师:覃力 黎宁

方案评语:

设计选择深圳二线关布吉关片区城中村的城市更新作为课题,对其进行了深入调研和细致的分析。比较系统地提出了解决二线布吉关片区长期以来围绕居民的一系列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对深圳未来二线关区域的更新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设计还对其中的几个城中村节点提出了改造的详细实施方案,方案设计构思巧妙,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和现代气息,功能合理,较好地处理了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为布吉关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公共活力和交往的场所,设计逻辑性强,表达清晰,结构布置合理,体现了作者具有很强的综合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和素养。

 

3、边市中心(清华大学)

学生:逄卓 杨良崧 田莱 张启亮    指导教师:许懋彦 王辉 范路

方案评语:

设计者从解析深圳城市空间边界和中心的二元属性入手,对地段内被忽视的市井生活与自然要素的挖掘与重塑,以“边市中心”为概念创造出具有深圳地方特色、同时又面向未来的全新空间体验。方案逻辑架构清晰,很好地诠释了边界与中心、记忆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具有一定的思考深度和创新性。

单体建筑设计选择不同类型节点展开。“水市牌坊”从挖掘场地记忆出发探索传统意象的当代表达,在城、村交接的重要节点营造了具有精神内涵的全新建筑;“速度市井”从激发铁道旁较为消极的线性空间活力出发,以不同速度感知为题创造了展现快慢、大小等二元性的双面城市空间;“欢乐水市”营造了容纳体育活动的开放门户与开敞现代的市民空间;“桥上市集”在高密度环境中融合衣食住行的多元体验创造出具有文化意蕴的新桥上空间。

 

 

4、同乐都市学园(同济大学)

学生:赵曜、朱旭东、姜鸿博    指导教师:张建龙  孙澄宇

方案评语:

赵曜、朱旭东、姜鸿博所在城市设计小组以同乐关为课题,着重探讨同乐关地区社会结构的重构。他们通过对深圳教育现状的数据分析,比较研究社会继续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教育全民化的概念,在同乐关地区规划了以社会继续教育为主题的“都市学园”,以期消解同乐关周边社会单元的相互隔离状态。在空间布局中,他们将社区公共空间与社会继续教育空间相结合,规划了多中心、低密度、与周边街区有机对接的同乐关公园建筑群,以期达到深圳二线关沿线结构织补与空间弥合的目标。

 

5、记忆的风景(天津大学)

学生:葛康宁 吕立丰    指导教师:孔宇航 许蓁 张昕楠

方案评语:

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深圳二线关成为了一个不得不被关注的对象。城中村、无主之地、巨大的空间尺度、拥塞的交通、混乱的地景,当然还有深圳飞速发展的城市空间和同样飞速增长的地价。这一切,让任何一个仅仅经历了4年多建筑设计训练的同学在面对二线关这个题目时,都会显得束手无策。面对二线关这样一个清晰又不那么明确的边界,吕立丰和葛康宁在他们的毕业设计中,将二线关对一代深圳人的影响以一种日常记忆的方式融合在城市空间中。在设计的过程中,两位同学对二线关的历史事件进行了充分的挖掘,提取出可以作为信息载体的记忆提示物,进而对形式类型和建筑类型进行了系列性的研究分析,从而将二线关的记忆、日常的生活和城市中的空间以建筑的方式进行整合,得到了让人信服并为之动容的设计成果。

 

6、二线理想城(重庆大学)

学生:刘译泽 官诗菡 杜丰泽    指导教师:龙灏 左力

方案评语:

重庆大学南头关设计组的同学们以“二线理想城”为题,设计基于对“两边四界”的城市空间割裂状态的研判,采用渐进式更新策略将南头关作为深圳二线关的文化记忆要素融入到城市发展的动态过程。借助景观都市主义的设计视角,方案将城市的空间割裂问题从区域环境的基质构建,交通构建,事件构建三个层面从底到顶逐层梳理,以时间为维度,叠加形成多层次、多维度、动态更新的城市结构系统,重构了南头关城市生活的历史和当下。

该方案最大的特点在于设计解题思路不是去追求深圳二线拆关这一宏大叙事背景下城市所谓的终极蓝图,而是在城市现代性语境下以一种植根于城市日常生活的在地性思考,探讨了生活事件作为联系城市物质空间与社会生活媒介的可能性,以城市人文主义的视野建立了一种关注生活实践的城市空间价值判断,使得设计的构想能够改变城市形态、介入城市生活、干预城市发展。城市设计不仅仅是设计城市,更是设计生活。

 

7、广亩城市(浙江大学)

学生:夏馨,陈睿昕,孔梓    指导老师:罗卿平,贺勇

方案评语:

设计题目中的一个关键词是“后边界”,“后”表示着时间上的一个节点,也暗含着未来的一种转向与可能。二线关沿线地区,“后”在何方?在对于布吉关地块详细的调研之后,我们觉得这里最缺的绝不是标志性建筑,而是如何通过设定发展目标与策略,让建筑成为某种“触媒”,催生出更有活力的产业,也同时营造出更为宜居的城市环境。于是该小组同学选择了布吉关的那片仓储物流园区作为基地,从产业转型的角度出发,响应未来都市农业发展的趋势,利用这片使用率低下的仓储物流园区创造了一个高新农业科技与体验园区,服务于深圳以及周边地区。它的出现不仅能够给深圳提供新鲜果蔬和其它安全的有机食物,也能够给布吉城中村居民提供工作机会、活动场所,同时给城市创造新景观,为布吉的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8、中央美术学院

深圳布吉关城中村边界再设计    学生:高原    指导教师:周宇舫 王环宇

HALO—未来城市的基点    学生:郭大路    指导教师:程启明

城市进化理论下的城中村自我更新    学生:黄震    指导教师:周宇舫 王环宇

翌—城中村    学生:闫玉琢    指导教师:李琳  虞大鹏

方案评语:

对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师生来说,关注的基点在于二线关自在而然的状态,而非合法性规划所抹去的城市记忆再造。城中村作为“二线关”沿线上所不能剥离的存在,事实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正统建筑学城市学之外的学习对象,即在对于日常生活的批判中所呈现的人类栖居行为的创造性。闫玉琢同学的更替性更新原则,将城中村的城市性提升至一个复杂的功能性社区;黄震同学基于城中村肌理的竖向生长策略,建构了一个自生长的发展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基于垂直向度的空间规划思想挑战了基于土地扩张的传统规划理念;郭大路同学的巨构社区,是新陈代谢思想向机械建筑的延展;而高原同学则探讨了一个边界的合理性问题,试图以“游戏”的概念建构一个展示城市日常生活的情境。作为一个统一的设计理念,我们基于场所自在的现象,尝试了现象映射与城市形态生成的可能性。

 

9、都市溪流(北京建筑大学)

学生:孙冲岭    指导教师:马英 郝晓赛 齐莹 刘博 车珠荣

方案评语:

该方案以环境复杂的布吉关为研究对象,在现实的论证分析与理想的描绘勾勒之间,在发生着思想纠结、碰撞的基础之上,城市设计阶段引入“都市溪流”的城市意念取向,试图运用较为自然的组织形态、空间结构去弥合与织补现状断裂而无序的城市肌理与空间结构,去梳理与整合现状道路与交通的盘结与混乱,用特殊区域功能植入点作为都市溪流瞬息运动变化的“碰撞点”,从而拉升该区域的城市活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区域空间品质,进而建构多样化、层级性、混合型的城市特殊区域生态。

在单体建筑设计中,以建筑师创意研究中心为设定对象,试图为建筑师能够持续研究复杂城市区域问题而提供一个接地气的平台,打造了一个思想与意识得以激发的核心形态碰撞点,进一步延续与深化了城市设计阶段的理念与方法,并使该建筑有效地形成了一个富有魅力的引力空间,积极地应对着城市与环境。

 

10、模·界(昆明理工大学)

学生:袁世洁 周越 谭雅秋    指导教师:翟辉 张欣雁

方案评语:

“二线”是深圳的“留痕”和“标示”,是城市重要的时空要素。本案由建筑和规划两个专业3位同学合作完成。关注城市生活的多样性和时间记忆的延续性,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尝试整合“今昔”历史片段,模糊“内外”空间关系。不仅讨论建筑未来的“容器”,更注意构建城市日常的“磁体”。

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团队合作和专业协同,强调整体思维和前沿思考,强调理性分析和逻辑推演,强调问题发现和综合表达,希望在设计过程能够冷静思考时间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反思设计的“静止”状态可能对城市发展的“禁锢”。设计不仅试图“模糊”城市空间的分界,更希望“抹平”社区人们的隔阂。

理论上,“边沿”是意象城市的要素之一;理想中,美好的生活空间是没有“边界”的----这正是“模糊边界”的意义。

 


 

这是联合毕业设计自2006年开始举办以来的第十次。以“边界”为题的教学和研究在多个方面尝试“超越边界”。首先,边界不是领域的终止,而是不同性状和异质力量相遇的地方。二线关曾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为划定的界限,却典型代表了中国急速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边界地带的碎片肌理,异质杂陈而又生机勃勃。教学的主题正是探讨一条曾经将人划分在不同区域的边界,如何成为这座肆意蔓延的城市中高效、健康、充满活力而又可持续的公共生活链接。

其次,本次联合毕业设计将这座城市当下正在发生的急剧变化,以一种超越以往的尺度呈现在师生面前。教学课题没有设定任务书的“边界”,而是提供了5种学术视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寻找策略、设定设计目标和技术路径。教学因此更具问题导向的研究性,各校的成果也呈现出令人鼓舞的丰富性。

最后,本次联合毕业设计试图打破课堂的“边界”,教学活动自始自终都得到来自深圳和香港两地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和高水平的指导;调研阶段,课题组邀请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教师团队参加开题答辩,对教学给予指导;在调研阶段的尾声,联合毕业设计的师生在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的UABB大讲堂组织了内容新颖、形式活泼的交流活动,师生们在一个更加开放的平台,与十校以外的专家、学者和普通市民进行交流。希望本次联合毕设的成果能够为正在进行的深圳二线关改造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感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学报》、有方空间、《晶报》等专业、社会媒体对本次联合毕业设计的支持和关注!

本次联合毕业设计得到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赞助,特此感谢!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