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二:流域特征的城镇设计

主持人:谭刚毅教授

            2017年5月13日(周六)13:30—15:15

      东南大学大礼堂春晖堂

本论坛聚焦流域内自然地理与社会文化特征影响下的城镇规划设计的理念方法,四个报告内容涉及推动重庆市历史文化资源成片保护与活态建设的历史文化名镇规划建设实施评估指标体系,交通方式的改变对武汉城市生活与空间结构的影响,基础设施作为连续多孔网络的城市滨水空间更新探索,以及水系演变对于上海城市空间及滨水建筑的影响。


 

 

报告2.1:重庆历史文化名镇规划建设实施评估

黄勇,男,1976.01,湖南益阳市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重庆市规划和测绘标准工作委员会委员。主研领域为城乡复杂网络分析、山地城乡规划与设计。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分解课题任务、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重庆市社会民生科技创新专项各1项;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项,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发表论文40余篇,EI检索3篇;出版专著1部,合著5部,教材1部;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7项。主持或参与完成各类工程设计任务20余项,获2013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3年度、2014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等奖项。

 

摘  要:为解决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和规划实施建设问题,提高历史文化遗产建设发展的科学性和社会服务能力,从物质环境、社会结构两方面进行历史文化名镇规划建设实施评估。通过采用无人机航拍正摄图像获取历史文化遗产基础数据等技术方法,集成创新适应重庆历史文化名镇规划和实施特征的评估指标体系,获得重庆市43个历史文化名镇的评估数据。研究结论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和建设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应用于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的申报、规划编制和建设管理,为推动重庆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成片保护和活态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报告2.2:非机动出行视角下的武汉市“次区域生活圈”空间界定与特征识别

单卓然(1987-),黑龙江哈尔滨市人,城乡规划学博士,副研究员,现就职于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空间组织与空间结构,区域发展与城镇化。发表期刊论文20余篇,会议论文20余篇,参编及参译著作2部,4项国家自科基金成员,5项参与课题获国家及省级规划设计奖。

 

摘  要:(1)当代大城市快速区域化、多中心化、人口集聚超规模化,城市功能活动迈向整体地域分散化和内部次结构分解,“Cities in City”现象愈发显著。在这种城市发展的客观状况下,大城市居民行为活动模式、大城市空间发展理念、大城市空间组织思维均呈现新诉求。①大城市居民行为活动模式上:由于大城市地域范围尺度太大(相较于中小城市、县城及乡镇),居民在受到活动时间约束的条件下,其行为活动的地域范围很难拓展到城市全域。同时,由于轨道交通的开通、常规公交的完善、自行车线网的建设(包括共享单车),大城市居民行为活动的可达地域范围也不再局限于住区或社区内部。总体上,随着现代大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革新,居民有相当一部分的行为活动,是发生在介于城市全域和社区/住区之间的地域范围内(该尺度的地域范围在目前的城乡规划学学科内,研究尚不多见);②大城市空间发展理念上: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核心议题,生态发展、低碳减排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维度,居民机动性行为模式又是造成城市碳排放的来源之一。因此,从居民非机动出行视角来探寻城市空间发展新思路,符合时代需求;③大城市空间组织思维上,无论是单纯按照早期工业城市建设及其功能分区思想、还是仿造柯布西耶的中心区集中主义模式、再或者是遵循西方郊区化时期的一批同心圆式的地域结构,均较难与当代大城市大尺度地域分散化、内部多中心化和次结构分解的客观事实吻合。(2)基于此,汲取并综合③中不同空间组织思维的优点,融合当代大城市居民行为活动模式及空间发展理念的变化。在东亚国家和地区“生活圈”思想的启发下,尝试探索非机动出行视角下的武汉市“次区域生活圈”的地域范围与功能空间特征。(3)研究过程中采用了问卷调查、网络开放数据采集、互联网地图路径反演、交通等时圈模拟、GIS空间分析等方法。(4)阐述研究的主要结论,并简述其对当代大城市整体空间优化及次区域空间组织的启示:大城市的快速发展是近年来城乡变迁过程的重要特征,适应当代居民非机动化行为活动模式的“次区域生活圈”可能是合理组织大城市内部功能和空间结构的有效基因,可以为长江上-中-下游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存量更新及增量调控提供依据。

 

 

报告2.3:基础设施视野下的城市滨水空间更新探索

谭峥,现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张永和教授“都会、设施与建筑”团队主要教学执行人,2016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获得者, 2014年获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建筑学与城市设计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兴趣为景观都市主义与新城市主义视野下的建成环境评测与更新设计,同时涉猎建筑设计方法论与建筑批评。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Journal of Urban Design, Journalof Urban History, CTBUH Journal,国内建筑与城市规划类核心期刊《国际城市规划》,《建筑学报》,《新建筑》,《世界建筑》,《时代建筑》等发表近20篇论文。同时担任《新建筑》与《时代建筑》杂志特约编辑与组稿人,国际杂志《建筑与都市主义》审稿人,同济大学建筑规划景观虚拟仿真教学中心主任助理。参与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建筑工业化”子课题两项。

 

摘  要:基础设施是以分配公共资源,协调公共关系,改善公共环境为目的的物质技术设施的统称。作为一种物理空间的基础设施(路轨桥隧)形成了城市的基质,这层基质与“上层建筑”日益交融,构成了一种人工化的地表形态。伴随摩天楼等容纳超量人群活动的空间机器的出现,基础设施与传统的城市肌理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建筑学必须寻找一种新的方式来利用城市的近地表空间。在这种新地形观影响下,交通与公共空间被折叠并扭转为连续可达的多孔网络,原始地表的含义被重新定义,“地形”成为构筑空间的统领性要素。城市水道在第二产业勃兴的时期聚集了最密集的交通与工业基础设施,而在后工业化时代,随着新一轮城市化(城市更新),这些本来已经凝集了工业化时代城市空间智慧的区域经历了新一轮的空间重构。

 

 

报告2.4:隐性基因的显性表达:滨水城市化进程中水系演变的空间影响

田唯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博士毕业于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硕士毕业于米兰理工大学硕士,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有滨水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特征,环地中海城市滨水空间发展,环地中海区域当代建筑地域性特征。

 

摘  要:上海市中心区古时河流纵横。开埠以后城市急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中的填浜筑路运动使得市区水域面积急剧减少。现存的除黄浦江和苏州河两条穿越上海中心城区的主干河道之外,其余具备航道作用的水路仅剩六条。伴随着城市水系网络的变化,城市滨水空间无论从功能使用上还是形态上也经历着片段化和私有化的转变。水系网络的出现是一个依水而建城市的重要特点,如果水的消失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代价,那么它所留下的印迹除了一条条能够记载河道名字的街名之外,在城市中滨水建筑和公共空间上所产生的影响也值得被记录和回应。

 


90周年院庆专辑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