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一:城乡变迁的建筑实践与理论应对

主持人:张彤教授

            2017年5月13日(周六)09:00—11:30

      东南大学大礼堂春晖堂

 

        本论坛聚焦在长江流域急剧变化的城乡环境中建筑学的实践与思想应对。六个报告内容涉及以生活和感知为主体的“身体建筑学”框架建构,针对流域热环境的适应性结构探讨,在环境变迁与职业轨道异变中建筑师的专业平衡维系,延续传统文脉的历史空间重塑的可能性及实操方法,以设计实践积极应对城乡社会变迁中产生的地域性问题和时代性挑战,以及从距离角度诠释日常设计成为建筑实践的重要途径。


 

报告1.1:身体在当下,设计在别处——段关于身体建筑学的生活历程

黄珂,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凡尔赛大学和凡尔赛建筑学院硕士,巴黎第八大学艺术的科学与技术博士学院博士;研究都市空缺和情境创造,提倡绿色建筑的人文策略,并从身体建筑学的角度进行建筑、舞蹈和服装等艺术的关联创作实践;出版论文专著《都市空缺的视觉思考——重庆》(I)(II)(法语);任职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讲师。

摘  要:对于城市的探究,从建筑本体回归于设计主体的自省。设计主体是我们试图隐藏却无从回避的问题。本着打造当下日常生活情境的意愿,创造对于设计者而言也是真实的生活历程。从何来何去的基本设问开启对于在场(PRESENCE)和空缺(ABSENCE)的追索,突破设计的界限,探寻着眼于适应世界变化和未来发展设计的人文要素,创造可能的生活。从主体自身出发,以建筑现象学的知觉理论和身体统觉研究为基础,建构一个集成融汇了建筑和各门艺术的整体思维下的身体建筑学框架。研究因此以行为艺术的方式展开,在空缺所容纳的过去-记忆、现在-忽视、未来-想象三重奏中,发掘出创造的源泉!

 

报告1.2:长江中游地区居住热环境中“人本基因”的特征和潜力

王玺,讲师,LEED AP/BD+C(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认证专家),毕业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硕士期间主要致力于建筑环境设计和可持续性建筑策略研究,博士期间主要研究建筑环境模拟和环境舒适度评估。曾经英国在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环境分析研究小组从事教学助理的工作长达8年时间;发表了国际期刊论文7篇;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发言宣讲;获得过两项国际竞赛奖项,分别以可持续性城市设计和生态住宅为题。主持省部级研究基金1项-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基金。华中科技大学资助的自主创新基金2项。当前的研究方向为建筑热环境,声环境研究,传统民居物理环境研究以及建筑环境的性能优化研究与环境设计。
 

摘 要:森佩尔的空间定义让建筑师在的空间围合体(enclosure)的基础上进行“容积设计”(raumplan),以风格派(De Stijl)里西斯基(ElLissitsk)和拉兹洛.莫霍利.纳吉(LaszloMoholy Nagy)为代表的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则强调内外空间连续体(continuum)的无限延伸,而在施马索夫和齐格费里德.艾伯林(SiefriedEbeling)的理论中,建筑空间被视作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一层“膜”(Space asMembrane),作为身体的延伸(extension ofthe body),随生理感觉而连续作用的“场”。因此建筑空间的体验和设计实践可以看做是以人为主体的感知过程,以流域为研究背景的“人本基因”更加深刻地影响着建筑人居环境的评价结果。以热环境为例,传统的“稳态”理论只关注人体的对建筑空间环境的生理适应,研究环境限定在环境物理参数稳态控制下的人工气候实验室。而“适应性”理论则摒弃“平均人”的纯生理学研究,转而认识到热舒适评价是真实的人和客观建筑空间环境互动的结果,是一种复杂的“人本”决策机制。本研究基于两种典型的户型,采用控制学“黑箱理论”中的数学模型,揭示了当地住户的热环境适应性水平和建筑热环境的舒适需求,以及在此舒适需求下建筑师空间实践的潜力和发展方向。

 

报告1.3:流变与绵延

张男,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及建筑创作学术部委员。ICOMO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会员

2015至今 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2004~2015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崔恺工作室/本土设计中心

2001~2004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工学硕士

1990~2001济南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1986~1990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工学学士

主创或主持多项文化教育类公共建筑,其中殷墟博物馆、辽宁桓仁五女山山城高句丽遗址博物馆、无锡鸿山遗址博物馆、蓬莱古船博物馆、西昌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分别获得亚洲建筑协会金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优秀奖及部优、(北京)市优等奖项

2009获中国建筑学会第6届青年建筑师奖

摘  要:城乡的变迁不可逆转,但这样的变迁从来不曾完美。速度威胁到资源、规模常常激起欲望,产业结构的任何一步微调都闪烁着诱人的商机,在财富积累文明进步的同时也挑战着日渐脆薄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的族群那微妙复杂但原本持久平衡的关系。不论是什么或什么的组合诱发了异质,是否应该,以及是否可能,对环境和资源掌握着话语权与技术垄断的建筑业者们,尝试去迟滞与延缓这样的异变?建筑师今天的处境有点尴尬,在流变中要先求生存自保,在职业轨道内部质疑自身的公正,并不是人人都有的勇气。但是在文化的绵延之中寻找恰当的诠释框架和介入方法,努力使脱离常轨的异变回归到合情合理合道的渐变,心理上会更坦然,策略上也会更灵活。报告以三个案例探讨了在建筑空间设计之外,在时空流转的语境中捕捉恒常维系平衡的尝试。

 

 

报告1.4:从形式追求到活动激发的转向

于雷,东南大学建筑学博士,曾任上海马达思班建筑设计事务所高级设计师;现任上海九城都市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合伙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同时兼认东南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和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工程硕士校外导师。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空间公共性研究和公共空间设计策略,曾出版相关专著《空间公共性研究》;同时结合长期在苏州的设计实践,研究基于地域主义的相关设计策略,并与东南大学吴晓教授合作翻译出版了《新乡土建筑》一书。加盟九城都市后致力于建筑创作,相继有一批项目建成,作品曾获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优秀设计金奖,中国建筑学会威海国际建筑展银奖,以及其他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并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摘  要:基于苏州城乡地域的九城都市教育建筑设计回顾以九城都市2007-2017年间在苏州地域设计的中小学校建筑为例,剖析随着时代发展和认知提升,建筑设计在自我反思中前行,由被动地适应城乡社会变迁中产生的问题到有意识地介入和定义问题,更为积极地回应地域性和时代性的挑战,同时也阐述了其间设计出发点和价值取向的转变。

 

报告1.5:地域文化与空间重建

周凌,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建筑系副系主任,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博士毕业。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地区建筑专委会理事、江苏省乡村规划建设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城乡规划评审专家库成员。曾获得第五届“中国青年建筑师奖”、中国建筑师协会“中国建筑设计奖(建筑创作)金奖”、“江苏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等国家、省部级建筑设计类奖项20余项,国家、省、校级教育类奖项9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和作品50余篇次。研究领域为“地区建筑设计与理论”、“传统聚落复兴”、“建筑图像学与现象学”。近年来参与乡村建设实践,在《建筑学报》、《建筑师》和《新建筑》上发表系列乡村建设文章。
 

摘  要:通过地方文化研究与乡村建设实践两方面的案例,探究中国传统城市空间与传统乡村空间的潜在特质,探讨传统文化在今日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意义,寻求延续传统文脉的历史空间重塑的可能性以及实际操作方法。

 

 

报告1.6:日常距离

朱渊,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比利时鲁汶大学,美国里海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日常性理论,城市微更新、轨道交通站点城市设计、景观建筑。2016年WA奖设计佳作奖(排名2),获省部级设计与教学奖项20余项。主持省部及国家课题3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建筑学报》、《建筑师》等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现世的乌托邦——“十次小组”城市建筑理论》。

 

  要:建筑设计过程,从某种程度上可视为处理设计对象相互之间距离的过程。从日常维度出发,辨析研究对象距离的远近、强弱,松散、系统,以及最终形式的诉求,呈现了设计从初步介入到整体呈现的思辨与引导。本文试图从日常距离的角度,以发生在城乡之间的教学与设计实践为例,从远近、连接与审美的维度,分析日常距离的设计意义,以此诠释日常设计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途径之一。

 

 


 

90周年院庆专辑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