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仓营造丨研究生一年级建筑设计课程

大仓营造丨研究生一年级建筑设计课程

湘赣边界乡土建构研究及大仓村公共空间设计与营造

 

课程缘起

受井冈山市政府委托,进行荷花乡大仓村建设规划设计。以此为教学内容,在研究生一年级建筑设计课程中开设课题,师生共同开展教学、研究与实践。

大仓这个位于旧制宁冈县的偏僻山村,对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产生过影响。192710月毛泽东与袁文才在此会面,决定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星星之火”燎原全国踏下了第一个脚印。

规划设计深度挖掘场所历史信息,通过对林氏积庆堂、林凤和宅、横江桥等现存遗迹的修缮改造,新建大仓讲习所、风荷桥、映山红广场等公共设施,以“大仓会见”的历史叙事为结构,串接起村庄的公共空间系统,以此激发村民的公共生活,吸引具有井冈山特色的参观旅游,提升活力,带动乡村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袁毛会见的历史叙事流线与大仓五景

 

湘赣边地区乡土建构研究

课程教学中与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平行展开的是对湘赣边地区乡土建构体系的调研。

调研涉及井冈山市11个乡镇20余处典型建筑,梳理湘赣边地区乡土建筑的主要空间形制和建造特征,研究其发展过程中与当地资源、气候环境、复杂地形、生产与生活方式及文化特征相互适应所形成的稳定类型与建构传统,为大仓村乃至井冈山市正在进行的乡村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湘赣边界地区建筑形制研究

湘赣边界地区建构体系研究

 

在调研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暂时搁置电脑和相机,用眼观察,用手记录,用身体直接感受材料和尺度,体验建造的过程。速写记录是现场最主要的手段,以最直接的手绘记录观察的对象和感受;收集工法口诀,听懂当地的建造语言;参与建造实践则是对口诀技艺的验证,同时建立了身体和材料最为直接的感知联系。回学校以后的手工模型制作是对调研内容的又一次整理与检验,在还原特征性构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材料之间的建构关联。

现场测绘

现场测绘

速写记录

速写记录

速写记录

速写记录

干打垒(夯土墙)工法实践

林宅“天门光檐”与模型研究

 

 

大仓村的公共空间设计与营造


设计以调研过程中采集、整理的当地传统建造工法和材料工艺为基础,研究其的性能提升和质量改善的可能。结合现代建造技术,传承和活化传统工艺及在地技术,运用于大仓村公共空间营造的设计中。

以“大仓会见”的历史事件为叙事结构,大仓村公共空间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称为“大仓五景”,分别是:

大仓讲习所

林氏积庆堂(改造为大仓会见纪念馆)

风荷桥

林凤和宅(修缮改造扩建为林家吊柱楼民宿)

映山红广场(改造为村口车站)

 

大仓五景:大仓讲习所、林氏积庆堂、风荷桥、林凤和宅、映山红广场 (由上到下)

 

 

一、大仓讲习所

在林氏祠堂与林凤和宅之间叙事性路径的中段新建大仓讲习所,既为讲解袁毛会见历史的特殊讲堂,亦为村庄日常议事提供会场。讲习所室内外依顿地形展开,包括一个可容纳120人的室内讲堂,和一个同等规模的室外讲坛及配套的设备用房和卫生间。

室外讲堂

室外讲堂

土、木两套建造系统的独立组成与相互组合

 

建筑采用客家乡土建筑最常用的两种材料——土和木,以土造墙,以木构顶,内外空间自由贯通。木构采用胶合木集成材,工厂预制现场组装。土造的运用意图唤醒传统客家造屋技艺,赤色干打垒(夯土)墙围合出大小空间,室内地面采用改性三合土,室外地坪以卵石嵌铺。木构和土造,两种独立完成的建造体系相互组合,共同构成讲习所的内外空间。

木结构屋顶施工安装

讲习所室内施工进展

讲习所建造进展现状

 

大仓讲习所•湘赣边界乡土建构研究与大仓村公共空间营造


 

二、修缮林氏积庆堂(改造为大仓会见纪念馆)

林氏积庆堂系明万历年间从福建迁入的林氏先祖兴建的宗祠。是当年毛泽东和袁文才会面商讨工农革命军进驻茅坪的地方,这一历史事件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之肇始。祠堂项目修缮改造分为两个阶段:

1.积庆堂修缮设计

林氏祠堂为两进院落,三间正屋为祠堂正堂,两庑回廊套接门楼,内天井四水归堂,祠堂东侧有一附院。目前祠堂木结构残损,墙体歪斜。改造依据当地的传统工法进行老建筑的修缮和加固,包括修补、加固木结构,重新砌筑墙基和墙体,修缮屋面,加设防水层,整修地坪,更换破损门窗等。

▲ 祠堂历史照片

旧木柱墩接

▲ 祠堂修缮现状

 

2.大仓会见纪念馆可逆性改造

在修缮工程进行过程中,该建筑被列入江西省文物保护建筑名录。因此,祠堂展陈的改造设计是一套高度集成化的可逆式展陈结构,模数化的轻钢框架支撑天井聚碳酸酯板天窗、展板与铝合金格栅。展陈照明、弱电管线与展陈轻钢框架相结合。一层展陈地板为在原三合土地面之上的架空木地板,展墙边界与祠堂砖墙及柱子脱开。与原祠堂房屋构件没有不可逆连接,必要时可以完整抽离,将其恢复为祠堂。

 

由天井望向室内展厅

作为展厅的祠堂剖面

可逆性插入的展陈系统


林氏积庆堂修缮与大仓会见纪念馆改造·湘赣边界乡土建构研究与大仓村公共空间营造


 

三、修缮林凤和宅(改造扩建为林宅吊柱楼民宿)

林家大院是大仓村规模最大的客家围屋,其空间组织充分体现了湘赣边界山地客家建筑对复杂地形的适应性。以特征性的吊柱楼形成出挑走廊连接不同标高台地,体现当地砖木乡土建筑适应地形的独特智慧。

▲ 林家大院历史照片

▲ 现存林宅吊柱楼与地形关系

 

设计始于对林宅历史原貌演变的推测还原,沿袭客家乡土建筑的特征性建造方式(吊柱楼、天门光檐、藻井等),对损毁部分进行复原和再现,还原上下两组围院空间。修缮和恢复原有的三座门楼,置入连廊与吊柱廊系统,作为连接不同标高建筑的完整通径。

▲ 改造后鸟瞰

▲ 改造后入口

吊柱连廊透视

林宅围院2

 

与一般民宿不同,林宅吊柱楼除了具有接待、住宿和餐饮功能外,还保留林家后人的居住和革命事件的展览,使之兼具历史陈列与学习讨论等功能,打造凸显井冈山特色的乡村生活综合体,以此带动和激活大仓村的公共生活。

调研中总结出的空间类型同样转化于改造设计之中。作为光和风的接收器,天门光檐这一特征性的开启方式被运用于民宿改造的客房设计。林宅吊柱楼中的檐廊空间,串联起公共活动空间,体现了当地民居应对复杂地形的特殊智慧。

▲ 民宿吊住楼墙身大样模型


林宅修缮与吊柱楼民宿改造•湘赣边界乡土建构研究与大仓村公共空间营造


 

四、风荷桥

横江桥见证了大仓会见的历史,将其作为一个激活点串联大仓村的历史叙事路径是规划中思考的重要一环。新建风荷桥位于横江古桥旁并适当退后,两者共同组成步行进入村庄的必经之路。新旧两桥之间空出约8米的景观平台,成为退离和保护历史遗存的必要缓冲。

横江古桥

▲ 风荷桥鸟瞰

▲ 风荷桥外景透视

▲ 风荷桥外景透视

 

风荷桥通过一个转折的线性空间,组织起村口荷塘、山岭的丰富景观。它不仅是进入村子优美路径,也将成为在习习山风中观赏荷塘美景的临水亭榭;两段桥体相交的中部,空间高敞,人们在此聚会议事,凉茶赏景,成为村口重要的公共空间。

▲ 桥体中段的交汇空间

▲ 用于集会的交汇空间效果图 

廊桥一层平面图

廊桥剖面图

▲ 风荷桥模型

 

风荷桥•湘赣边界乡土建构研究与大仓村公共空间营造



五、映山红广场(改造村口停车场)

映山红广场是基于原村口两座山坳间的一处围堰展开设计。整体性的景观地形设计融合了村口停车场、村际班车车站和公共卫生间的功能。

▲ 村口山坳处围堰

设计适当改造了地形,将地形景观与车站形体相结合。木构屋面沿山体延绵舒展,向内契合山体地形,在车站停车处引入山体一侧的光线;向外屋檐逐渐沿等高线向下倾斜,围合出停车广场。座椅结合车站X型的支撑结构,为等车的人提供休憩场所。

▲ 映山红广场效果图

▲ 映山红广场效果图

▲ 映山红广场效果图

停车场可停放中巴车4辆,小汽车6辆。车站相对的卫生间隐于山体之中,阶梯状的山坡遍植映山红,成为大仓村村口的标志性景观。

 


 

期末评图

作为大仓实践的课程检验,学期末组织了课程设计评图。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的谭刚毅教授、南京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的周凌教授和的郭屹民副教授对同学们一个学期来的学习和实践给予了精彩点评。

▲ 评图现场张彤老师为大家介绍课程背景

▲ 评图现场同学答辩

▲ 评图现场同学答辩

▲ 评图现场谭刚毅老师点评

▲ 评图现场周凌老师点评

▲ 评图现场郭屹民老师点评

 

 


 

结语

大仓营造是一次实践课堂,师生们在学习实践中亲身感受和理解湘赣边区的历史和现实,体察乡村生活,触摸乡土材料,体验传统工法;探索如何传续在地技艺,迎纳现代技术,以设计和建造唤醒历史,激活乡村公共生活,带动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指导教师:张彤,淳庆

客座教师:李竹

参加学生:(助教)姚远,徐涵,隋明明,马雨萌,陈斯予,段一行,华一唯,王耀华,侯晓晓,杨蕙榕

 

感谢井冈山市荷花乡党委政府、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四院对本次教学的大力支持!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