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课程信息
教学指导:朱渊 叶如丹 张婧
设计团队:华玥、程苏晶、杜尚芳、廖丹、刘济维、王芳、李俊杰、罗吉、王菁蔓、米锋霖、袁佩桦、郑运潮、宗袁月、张皓翔、廖若微、顾林 张祺 陈玮隆
特邀评委:
黄向明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集团 总建筑师
李凌 空间站建筑师事务所 合伙人
邢佳林 南京市规划局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处 副处长
王箭 南京地铁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副总经理
随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以TOD为导向的综合开发成为城市发展的新趋势。轨道交通的开发在未来蕴含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当下相对粗放的轨交规划与综合开发设计,则是在轨道交通综合设计中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其中,轨道交通换乘空间效率和品质的提升,在为市民提供更好出行环境的同时,有助于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并进一步优化城市配套开发。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高效换乘空间,在带来空间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大化利用人流汇聚的效应激活城市和区域的重要公共空间节点,以加速城市开发与更新水平。
由此,以研究生一年级建筑设计课程为契机,由东南大学朱渊副教授与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集团副总建筑师叶如丹,南京天华总建筑师张婧带队,就TOD专题中轨道交通综合体换乘空间模式开展了联合设计研究课程。课程以南京市江宁区竹山路与天元中路路口西北角、轨交1号线(高架)与5号线(地下在建)的换乘站点为对象展开研究设计,力图创造一个积极高效和富有特殊体验的公共交通换乘空间,以探索轨交综合体规划设计的创新模式。
02课程选题
基地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竹山路与天元中路路口西北角,轨交1号线(高架)与5号线(地下在建)在此换乘,基地内部设有一处大型公交站点,和P+R停车场。现计划依托轨交换乘人流的优势,在基地内规划设计大型轨交上盖城市综合体,在塑造区域核心公共交通枢纽空间的同时,也大力提升本区域的整体城市形象。
03 设计目标
·Accessibility(可达)
公共交通、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步行人流之间的便捷汇聚。
·Connectivity(连接)
将便捷高效的公交换乘空间与外部城市公共空间和多种物业类型(社区公共设施、商业、办公等)无缝对接。
·Celebration (标识)
创造具有标识性的城市及区域门户形象和公共空间节点。
·Scale (尺度)
在城市尺度、街道尺度、建筑尺度、和人行尺度,多维度的体现人性关怀。
基地附近现状
① 竹山路与天元中路转角处
② 天元中路南侧
③ 天园中路北侧
基地边竹山路(1号线高架)现状
竹山路(1号线高架)剖面
04 课程时间:2017.9.29 -- 2018.1.20
课题分为6个小组进行不同主题与类型的轨交站点综合体换乘空间设计探讨。
G1: B+TOD
小组成员:华玥、程苏晶、杜尚芳
在国内二线城市的远郊地区,公交系统不发达,自行车是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补充。现代城市生活的空间不应为单一限定,功能应有更多义的属性。共享单车作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主力,其共享性应在城市生活空间中得以延续。因此,我们将自行车引入建筑,通过TOD的T和D解决核心空间的各交通工具的换乘问题,通过自行车连接城市和社区,不仅为自行车提供停车,还力求打造开放共享的联通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强调以自行车为主题,研究与此相关的娱乐、健康、商业等空间的特殊形式,形成良好的人与车,建筑与城市的活力关系。让原本场地的消极因素转变成空间中的活力点,形成融合、活力的核心空间。
模式图
自行车体系分析
剖轴测
首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场景图
G2:城市换乘客厅
小组成员:廖丹、刘济维、王芳
针对当下轨道交通换乘空间中空间体验差、商业分布零散、换乘距离过长的主要问题,方案将现有通道换乘方式与站厅换乘方式进行组合,使得换乘视线通透,路径明确,得到点对点的直线换乘方式。基于这种换乘方式,设计希望探讨商业与换乘的关系,将商业分布于三条换乘流线旁,以此活跃换乘体验并增加换乘可能。换乘系统围合空间考虑到周边缺乏社交活动场所,将围合空间打造为特色城市广场,打造体验式换乘空间,丰富居民生活,实现广场、商业、换乘三者相互带动。
围合空间探讨
轴测图
广场活动展示
核心空间场景透视图
模型照片
G3:“快”与“慢”
小组成员:李俊杰、罗吉、王菁蔓
本设计力图打破轨道与综合体之间联系的单一、封闭的环境,将公共空间引入换乘空间中,为换乘和购物带来全新的融合模式。设计在轨道1号线、轨道5号线、公交中心之间高效置入一个核心空间。一方面,根据换乘中“快”与“慢”的不同行为模式,更加合理的在核心空间中设置快速、慢速的换乘途径;另一方面,根据商业、办公、社区内不同行为的“快”与“慢"进行快慢分区,并通过核心空间将其有效连接(“快”用高识别性的线连接,“慢”用高亲密性的面连接)。最终人们在进入综合体核心空间或在换乘时可以迅速识别自己的行动目标,并获得更开放的城市体验。
概念模式图
设计理念
轴测图
场景透视:核心空间/换乘通道/快速通道/商业街区
G4: Artery
小组成员:米锋霖、袁佩桦、郑运潮
设计以 “”动脉“ (Artery)为概念,着眼于复合交通换乘以及交通、商业、公共空间之间的交互关系两大问题,构建交通换乘、空间接驳和区域辐射三级“点轴网”体系,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复合交通与商业、城市空间的交互组织模式,提出了空间网络的抽象模型,并尝试了将该模型应用于建筑本体设计的探索。
模式图
轴测分解
剖面图
场景透视
G5:都市社区体验
Urban Experience
小组成员:宗袁月、张皓翔、廖若微
设计以“URBAN EXPERIENCE”为概念切入,试图改变传统换乘空间商业空间高大超人尺度的感受。设计将都市化、社区化、人性化的空间尺度与体验融入到换乘空间与商业空间中。在对传统亲切怡人尺度的空间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立体街巷”的换乘综合体空间模型,并结合场地要素将模式应用,提出“URBAN EXPERIENCE”轨道交通综合体的探索。
模式图
系统轴测图
商业娱乐系统——社区商业
其他生活系统——社区健身
大尺度广场 2200平方米
中尺度广场 1200平方米
TOD交通系统——1号线出站&换乘
TOD交通系统——1号线出站&换乘
街——主要街道 宽16m
里——次要街道 宽9m
G6:邂逅自然
小组成员:顾林 张祺 陈玮隆
本方案从TOD维度与城市维度提出两个问题:其一,TOD换乘空间需要什么?其二,都市需要什么?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换乘空间封闭,都市高楼林立,需要自然的引入。对此我们希望站在城市设计的角度,以TOD为媒介,将城市的“绿脉”与城市的“血管”(交通)有效融合,并从自然对TOD以及对城市带来的好处进行了分析,提出将“绿脉”与“血管”进行连接的策略。本设计首先提出了概念模式生成图,然后以此模式图就本基地进行了应用,将场地西侧的城市绿脉引入到基地,并与地铁换乘节点连接,创造一个绿色box,在这个box中以自然为主题进行空间、功能、与活动的设计。
模式图
技术引入
剖透视
场景透视
指导教师简介:
朱渊,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比利时鲁汶大学,美国里海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日常设计理论、轨道交通站点城市设计、乡村设计。
叶如丹,天华集团副总建筑师,上海天华公建一所所长(分管公建三所),美国德克萨斯州注册建筑师、美国绿色建筑协会专业认证专家,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他拥有丰富的东西方文化背景,在城市综合体和TOD综合开发领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张婧,南京天华总建筑师,上海天华公建一所设计所长,建筑学硕士,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拥有十多年的大型综合复合性社区和城市综合体项目开发设计实践经验,参与设计并完成的项目类型多样化,包括城市综合体、办公建筑、复合型城市社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