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arq 建筑研究季刊》推出“中国日常建筑”专辑

剑桥《arq 建筑研究季刊》推出“中国日常建筑”专辑

《arq 建筑研究季刊》2017年第三期特别推出“Everyday Architecture in China 中国日常建筑”专辑,收录了6篇文章,选自2016年5月东南大学和墨尔本大学联合举办的在中国南京召开的关于日常生活和日常建筑的国际会议。

 

arq “中国日常建筑”专辑 | 主编寄语

本期 arq 探讨当代中国背景下关于日常建筑的思考的可能性、潜力和方向。“日常”一词描述了对所谓的普通人的生活及其常规和仪式的一种关注。它在当今学术界的使用,主要源于诸如拉斐伏尔和德·塞托这样的文化理论家的研究工作。在建筑学领域,“日常”可以指非专业人士的设计和建造,或设计过程中非专业的利益攸关方的参与,或关注日常生活的细节和格局甚至推动其发展的专业人士的设计。在当代中国,面对国家引领的大规模的设计建造和基础建设,这些观念和思考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

本期杂志发表的六篇文章,选自2016年5月东南大学和墨尔本大学联合举办的在中国南京召开的关于日常生活和日常建筑的国际会议。会议的参与者包括建筑师、评论家和政治理论家。作为会议联合召集人和本期  arq 专刊策划人,朱剑飞在开篇导言中介绍了文章的组织和文集的整体影响(200-202页)。他说,会议组织者“希望强调平民百姓的重要价值,以及日常生活这个范畴的批判性和开放性”;组织者希望以此“考察此概念的重启和再生的前景,以助我们对于中国的观察和思考”。朱剑飞写到,“我们希望保持的,是对于现代性、科学技术、市场经济和国家权威的一种没有结论的、非抵抗的,但却是追问的和政治的关系”。这里收录的文章,既有广泛的全球相关性,又与中国具体情况直接相连。我们希望这些文章探讨的议题,尤其是关于普通人和无名氏的各种思考,将为在各文化领域之内和之间工作的建筑师和批评家们,开启富有成效的机缘和前景。

 

六篇文章涵盖了许多重要议题

在题为Designing the everyday “设计日常生活”论文(pp. 208-221)中,主持建筑师王辉介绍了都市实践(URBANUS)的四个作品案例,分析它们如何构成自下而上的关注日常的建筑,并挑战居高临下的非日常的传统思维方法。在分析四个案例(一个公共设施、两个四合院改造、一个农村社区即陕西省五龙庙环境设计)后,王辉指出,“在中国的城市化过程中,都市实践一直追求着如何使城市更具活力和魅力;‘日常’因其关联于当代生活的复合动力而成为都市实践不懈思考和探讨的一个主题。”

在题为Learning from the everyday world“向日常生活世界学习”的论文 (pp. 222-233)中,上海Atelier Archmixing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庄慎、华霞虹展示,所谓的向日常的学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构成一种理解多变的物质环境和探索新设计策略的途径和方法。他们指出,“作为在一个‘空间冗余’已是常态的环境下的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工作室,对其他路径的探讨、对不同于‘可识别系统”的追求,成为一种必然”。他们指出,“一个真实的当代中国建筑的特质,只可能从现实的坚实土壤中产生和发展”。文章介绍了上海和周边的11个项目,展现了一个从大都市的微观世界中出土发芽的思考的设计实践。

在题为The everyday: A degree zero agenda for contemporary Chinese architecture “日常:当代中国建筑的零度议题”的论文 (pp. 234-246) 中,上海同济大学的王骏阳教授展现了日常议题在当代中国建筑的理论研讨、设计实践和课堂教学中的三个案例,并试图通过中国和国际的语境说明这一议题的理论和学科意义。一旦超越本质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历史和文化论述,王骏阳认为,作为“零度”议题的日常“将有望让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建筑的现实维度,从而以更为有力的建筑设计和社会关联挖掘建筑学在实用性、诗性和批判性等层面的潜力”。

在题为The Spatial engenderment of everyday reading: teaching practice in the Chinese village of Shi-shan-xia, Lishui town“日常阅读的空间启动:南京溧水石山下村教学实践和思考”论文(pp. 247-254)中,东南大学的朱渊副教授(以及陈卓和刘曦文)展现了在乡村设计教学中空间日常的引导和呈现意义;文章介绍了这一独特教学和设计法所包含的对于“日常观察”、“系统物建构”、“场所关联”和“物象呈现”的引入和使用。朱渊说,“这样一个基于日常的教学构架,从日常观察开始……最终获得一种源于日常又超越日常的空间实践。”

Reconstructing the ‘everyday’ for a political aesthetic in design“重构‘日常生活’:建立一种设计的政治美学”论文(pp. 255-264)中,墨尔本大学的朱剑飞副教授,以朗西埃的“感知”和“美学革命”等概念为基础,重构日常生活的观念,以此探讨一种设计实践的新起点。按照朱剑飞的说法,这种新方法,强调水平向的对于无名氏和普通人的容纳,“追求普世的平等,反对等级和区分的逻辑”;“该方法要求独立和非独立的综合”;“它追求一种重要的杂质性,确保一个设计不全是艺术、不全是形态,不全是‘建筑’,而永远包涵着一些其他的事物”。

在题为Spaces of the Political“政治的空间”论文(pp. 265-276)中,伦敦大学金匠学院的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和政治学教授麦克尔 · 达顿(Michael Dutton),显示了中国的刘文彩收租院雕塑展览馆和英国的水晶宫建筑,如何构成通过不同政治观念转变日常生活的两种途径。达顿教授指出,“收租院和水晶宫,一个努力把控了政治的浓烈能量,一个却在消解冲淡并努力转化着政治的能量;它们展现的不仅是国家的机器,而更是政治的机器化……就此而言,敌友的区分依然保留在政治的核心中,但它的权威现在更多地来源于……此权威如何催生一种走下、进入、转化以身体政治为基础的日常生活的世界观。”

转载自:CambridgeAcademic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