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旅村野 · 问脉乡间丨东南大学2018年中国传统村落研学营教学篇

访旅村野 · 问脉乡间丨东南大学2018年中国传统村落研学营教学篇

在东南大学的建筑教育传统中,历史作为绵延的主线之一,不仅连接着过去,也触碰着当下,不仅滋养着设计灵感,也孕育着理论思辨。地方营造,这个在现今的全球化背景下似乎不言自明的重要议题,将通过具体的空间实践,进一步揭示其历久弥新的学术价值,并嵌入对现实的持续讨论之中。

今年,与有方空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将视野投向浙江中部,组织本次“中国传统村落研学营”,在延续往届以“走访·观察·思索·发现”为基本方法的教学模式的同时,又借助对“生产与生活支持系统”这一概念所对应的不同空间表征的捕捉、再现与追踪,试图从乡村的历史脉络中透析出中国当代建筑学科正面对的火热议题。

历史脉络中的当代议题

本次“中国传统村落研学营”,对“保护与发展”的讨论始终贯穿于整个为期5天的实地考察过程中,“系统”被视作某种历时性的空间承载体系,覆盖了形塑乡村的各种脉络:既可能是常规意义上的道路、水系、建造、植被等,也可能是相对抽象的治理体制、社会规范、文化习俗、生产方式、技术经验等结构因素的区位落点与传播路径,引导营员经由地方经验思考当代中国乡村的普遍问题,比如:各具特征的乡土生态,植根传统的身份认同,谋求转型的增长模式,等等。农村、农民、农业,这些恢阔主题,被一一纳入研学营的各个教学环节,指向了以下探讨:

在某种程度上,“都市/乡村”的区别亦是“现代/传统”之间二元对立的再现,其本质是经由生产关系组织起来的空间分化。“传统乡村”面临着“城镇化”图景,作为一项“现代计划”,密切关系着经济发展的层次与过程,进而导向资源、财富、技术等积累模型内部的结构性转化,涉及了对“社会”与“空间”二者之间互动关系的揭示及其呈现方法的建构,也因此构成值得中国当代建筑学科关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图2 界首村鸟瞰(图片来源:有方

跨学科边界的教学体系

此次研学营与常规的专业训练体系相比,着重尝试了多学科打通的方式,强调视野与方法的整合与融贯:一方面,体现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的协同工作,以乡村中的“系统”为纽带,对“建成环境”的具体涵义作出重新的认识与思考;另一方面,在调研中广泛借用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的工具,试图揭示乡村作为特定空间类型,在形成与变迁过程中受到的多重影响。

以此为基础,本次研学营继续追求开放的研学成果,希望营员借助旅行中的亲身经验,拓展观察角度,融汇既有知识,重塑认知框架,在充分交流,密切协作的工作氛围中,形成多样化的思路,切入发问,给出解答。

多角度切入的讲授内容

本次“中国传统村落研学营”学术领队周聪惠、韩晓峰、王为三位老师全程随行,教学形式多样、内容充实,既包括实地踏勘、现场讲解、走访座谈、分组讨论、答疑交流等方式,也特别邀请了各个领域的多位学者,针对研学内容进行专题讲座。

专题学术讲座系列

1)黄滋(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讲座:《传统村落活态保护路径》;

2)周聪惠(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讲座:《乡村,作为营造智慧的样本》;

3)薛骁百(浙江省文博研究馆员;武义县博物馆副馆长)讲座:《武义县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工作回顾与反思》;

4)韩晓峰(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讲座:《传统木构技艺及其当代创新》;

5)王为(讲师)讲座:《乡村调研与中国方案》。

图3 研学现场开篇讲解(图片来源:有方

图4 研学现场中途指导(图片来源:有方

图5 研学现场阶段答疑(图片来源:有方

高品质呈现的研学成果

旅行中的亲身经验是眼、手、脑的高度统一,对学员思维的锤炼与提升成效卓著。此次“中国传统村落研学营”的教学成果依然包括现场记录和最终报告两个部分,从中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一是在单体的基础上,转向对聚落的观察,既深入到微观的细部构造,也兼顾整体的格局特征和地景形态;

二是在记录的基础上,转向对研究的探求,现场速写与拍摄构成工作的第一步,而对现象背后多重脉络的调查与分析同样值得关注;

三是在图像的基础上,转向对物质的搜集,紧扣乡村营造与地方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材料、资源、物产等要素的认知,把握它们在空间形成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图6 调研小组实地记录(图片来源:有方

图7 调研小组工作讨论(图片来源:有方


研学报告及心得感言系列

在当下多样统一的语境下,“使用当地语言”、“建造文化”、“在地营造”等主题起着关键作用。这不是披着本土和传统的外衣,却将所有现代技术手段和设计手法一概拿来的自我创作。相反,希望走向实践的我们从扎根于建筑文化的最直接、最真实的生活体验、历史于当下的影响和气候自然条件等各种因素出发,才可能呈现出更具深度的分析与思考。

建筑学现如今已经不仅是纯粹的工科学科。近现代以来,建筑学已经越来越与社会学科靠拢,大量的社会分析、调研左右着设计的走向。因此建筑师虽然不能去制定制度,规范管理,但是可以通过探讨社会问题与空间的关系和反映,从某种意义上拓宽了建筑学的深度和广度,也让这门学科更具有话题性。

——周俊

传统村落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但在新时代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冲击下,其社会结构在政治、经济、文化层面都不可避免地开始了现代化转型,这是一场旷日持久且影响深远的变革过程。政治上,传统农村的政治结构经历了由传统乡土社会的宗族政治向集体化时期的国家政治,再到改革开放后的村民自治的变迁过程;经济上,乡村的经济结构经历了从小农经济到集体所有、集体合作到包产到户、单一产业到市场经济的一系列变化过程;文化上,传统村落从以前的熟人社会转换到了半熟人社会,基于血缘和地缘关系的差序格局被新形成的多层次的圈层格局所取代,乡土文化也被众多走出乡村走向城市的人群稀释并重赋和置换,多元化趋势明显。

在这乡村社会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民风民俗、宗族结构以及传统村落格局和建筑空间都面临着遭到淡化或颠覆的危险。这也正是我们这次研学营的目标之一——通过实地考察与研学来探讨传统村落的保护模式,并思考中国未来的乡村会走向何方。

——郑佳佳

古村落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而且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随着时代的前进,古村落也在不断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但其变革往往具有迟滞性、也具有风险性。由于中国的国情要求、社会发展的进程需求,被冷落了数十年的古村落保护在近年来又匆忙提上了日程。然而,一方面缺乏经验,另一方面,缺乏耐性。当下,各具特色的乡村常常被打造成千篇一律的旅游目的地或者植入与当地毫无关联的特色产业,乡村的内核被置换,恶性竞争和传统文化的消耗只会把乡村拖入另一个更为险恶的困境。当然,政府的引导,产业的复兴是必要的,这是引导乡村在新的时期修补其系统的共生关系,构建新的运行机制的前提,但乡民与乡村、传统文化与乡村都是密不可分的,一旦割舍其中的一部分,都将会对村落进行破坏,因此引导与复兴的方式方法需要仔细地斟酌,防止缙绅化等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乡村再次出现。

——吕洁淳

在为期五天对武义松阳地区的传统村落研学之后,我想我可以窥得一些过去人们营造乡村时所包含的智慧。在社会系统层面,乡村的智慧在于将物质建设和乡村的社会结构及人们的精神需求良好的结合起来。村落的公共空间系统帮助村子维系了宗族的血缘纽带,并且为村子里的年轻人提供了提升自我的平台。我认为这种物质基础与社会结构及需求之间良好的互动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学习的。

而在建筑单体层面,乡村的智慧在于在统一的技术框架下,灵活的面对不同的建造条件条件的变通。在研学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木结构与当地建筑材料的结合,延福寺不对称的木构架以及木结构从宋元到清的转变,无一不体现着这种不拘泥于官式建筑标准的变通。也正是这样的变通赋予了中国传统建筑在中国这片广袤国土和悠久历史中源远流长的顽强的生命力。

而最后回到当代振兴乡村的问题上,新一代建筑师们的乡村实践,让我们看到了未来乡村更新的更多可能性。我认为,想要真正解决今日乡村的问题,我们需要回过头去重新拾起乡村营造的智慧,重新建立有活力的乡村社区生态,发掘乡村社会的需求,并且实践乡村营造中因地制宜的思想。而不仅仅只是将传统村落当做一个精致的标本,任其慢慢凋零。

——赵黄哲

酉田村研学之行的初始,我们关注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以产茶为主要经济来源的酉田村,其茶叶销售在目前各大电商平台上均可见到,这是否说明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媒介已经无形间融入了传统村落的发展之中?

进入村落后,小组调研也就这一点对村民,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常住人口进行了访问,所得的结果却令人讶异。经由采访得知,酉田村村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村中半数的中年人甚至不能认字,对于互联网技术及应用更是一窍不通,村内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植茶叶,然而仅仅负责种植和生产生茶这一环节,每到收茶的时节,村民会将收好的茶叶通过公交车运往县城,在此之后的一切加工和售卖宣传都不会经由酉田村村民。

由此可见,酉田村位于茶叶销售产业链最末的一端,并且产业结构非常单一,面朝红土的劳作仍然是留守酉田村的居民的单一出路。因而提升村民文化素质与科学素养,带领村民科学致富,通过产茶产业的链状发展,打包销售留住本地居民的这条路仍然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邹可人

这次研学营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让我抛开建筑学学生,或者说一个既定的建筑师的身份,把自己从以前像鸵鸟一样埋头在手法、创作的状态里跳脱出来,以一个观察者的视角去透视社会,所得到的不再是狭隘的、类似于我们正图上场地调研前期分析那样的结论,而是更加系统的思考。当我们从无数社会问题中抽身,想要去一一解决,我们面临的就是社会分工,建筑学,只是无数工种中的其中一个,建筑师所能解决的问题,也只是无数社会问题中的沧海一粟。并且,有个很现实的状况是,建筑学所讨论的理性,终究不具备普世价值,对普罗大众而言,在艺术和建筑的领域中,感官的愉悦要凌驾于理性之上,在乡土环境中,这个守则更加绝对。这也是为何我们一直强调建筑要“以人为本”,因为一切超脱了使用者的演绎,都只是建筑师的自我满足。

——赵晨西


现场记录及讲座笔记系列

图8 Day2 董紫薇 郭洞-俞源公共空间与街巷尺度分析

图9 Day3 王成伟 延福寺建筑调研

图10 Day3-4 李子豪 界首-酉田地方产业更新

图11 Day4 张廷昊 石仓路径系统

图12 Day4 张韫铮 酉田夯土建造技艺

图13 Day5 徐静仪 平田村当代建筑实践

(本文部分图文信息来自有方,文字提供:王为)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