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的语境|2018年短学期视觉设计实习实验教学

装置的语境|2018年短学期视觉设计实习实验教学



课程选题:《装置的语境》

学生人数:建筑学院三年级本科生66

课程时长:2周,共14

 

课程背景:

    本次课程选题依托于未来50年科技的发展对50年后室内空间的预期,在初始阶段分组就科技与自然、数字情感交流、改善人居环境、信息传递、传统与未来等若干主题展开讨论,由此明确出各组的设计主题和探索方向,如栖息与游牧、数字情感交流、传统与未来、地上地下、神经元系统、量子绽放等。分别针对这些主题对50年后的室内空间进行了设想,并在此基础上将各个主题拓展到装置设计中,通过装置的语境和室内公共区域的装置艺术设计的形式来传达设计理念。

 

教学目的:

   1.从实践、理论、哲学等角度推测未来50年数字科技快速发展后给人们在生活、感情、人居环境方面带来的变化。了解科技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与位置。

   2.研究数字技术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数字技术与人类个体和群体之间在感情交流、信息传递方面的互动关系。

   3.结合各组自设的主题使抽象的概念具有实际的形体,并且可操作可依托。

   4.调研现代和当代艺术、音乐、电影和设计中的与各小组概念相符的艺术形式的样貌,用简单易于操作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艺术装置。

 

教学组织:

第一周:要求学生按照各自的主题绘制装置的草图并制作草模小样。教师通过谈论给出建议。

   第1天:布置任务与分组,

   第2天:方案讨论及市场调研。

   第3天:继续改进方案,并加入材料的考量使设计具象化,晚上各组搭建小型草模

   第4天:草模的讨论与修改,推进方案

   第5天:讨论与修改

   第6天:基本方案确定,绘制效果图,计算材料用量,购买材料,作正式搭建的准备。

第二周:实践与制作,教师对制作过程中的材料选择、组合形式、结构衔接等进行讨论并给出建议。

   第1-4天:分区正式搭建

   第 5-6天:拍摄及后期文本的制作

   第7天:以展览的形式呈现教学过程与成果



作品拾英:

作品名称:云中| Within Cloud

主创:潘岳  曲逸轩  林凯逸  刘浩然  张振宇  郭畅  韦莉娅  翟沛帆  马懿飞

指导教师:沈颖、朱丹

作品介绍:我们选择编织形成“云”的肌理,它自古被应用于围合,体现出对人类手工艺的审 美。这种建构技术的灵感来源于两个方面:砌体和纺织,前者关系到“云”的建筑性,后者使它带来细腻的感官体验。“云”的平面中,我们设计了大中小三个尺度的空间,配合以不同的围合高度,形成公共-半私密-私密的空间分化。我们还在流线的起点加入了一个长廊,长廊里人的经过会遮蔽孔隙,带来大空间中光线的微妙变化,通过光线实现了信息的交流。

  


作品名称:神经元|Neuron

作者:顾佳、万洪羽、孙海若、蓝明发、李傲洋、付宏阳

指导老师:沈颖 朱丹

作品介绍:神经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对于信息来说,它起着接收、整合、传导的作用。它是一个中转站,不停歇地将更多的信息四散而去。艺术装置概念也来于此:这数个、数万个细胞结成的网络织出了万千的思绪,而我们则在其中分享他人的念想,完成自我的表达。我们以光电信号类比生物电传导,生成了传导交流的核心概念。同时,也提炼出了信号的传递扩散与组件之间互动形成整体的概念。


作品名称:地上地下|Ground &Underground

作者:陈玉斌,韩镒阳,姚秀凝,许思伊,梁姝,卢天阳,卢钰岚,吴勇江

指导老师:沈颖、朱丹

作品介绍:本装置设计的概念缘起于对大自然变幻莫测的形态的抽象探究。通过对五十年后的植物以及地形体验场馆的畅想,感受科技元素与自然元素的融合,感悟不同的单元组合变化所产生的魅力。同时承自于前期课程成果,沿袭了对有机形态以及互动、体验的理念。通过对“体验”的注重强调自然与科技二者纠缠中的“以人为本”思想。

制作前期通过对案例以及操作方法的调查分析,强化确定指导概念

同时利用木工作业的机会对方案进行进一步探讨,思考有机形态的变化与组合

在确定制作方向时,多面思考、思维发散,拓展方案的可能性

起伏的、可随机组合的有机形态(侧面夜景特写) 

 


 最终可组合的操作体验

视频链接:

https://v.qq.com/x/page/b07609q057c.html


作品名称:城市之茧|Urban Cocoon

作者:李千川、周明睿、徐文焬、于宝良、杜佳纯、杨灵

指导老师:朱丹、沈颖

作品介绍:问题的假设: 50年后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的生存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绿色”的生态都市主义已经成为全人类每个人需身体力行的生存观和环境观。

在此假设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概念为“方舟”和“家园”的建筑及室内环境设计,此次的名为“城市之茧”的装置方案装置是该室内方案的进一步延伸。它是一个个飞船岛屿,悬浮在“家园的上空,由下至上依次分为:初生,转生,游牧,降临这四个层级,分别代表了:机械纪元、人类纪元、自然纪元、精神纪元。我们设想它既是一个装置,也是一个空气净化设备,一旦空气质量得到改善,整个岛屿将由灰色慢慢变成蓝色。此时,蓝色的城市之茧如同一把蓝色的火炬召唤人们回到“家园”。


 

视频链接:

https://v.qq.com/x/page/z07405ier8w.html


作品名称:The life of the tree

作者:余青钱、黄雨悦、孙萌、张育宁、李维宇、解季楠

指导老师:朱丹、沈颖

作品介绍:在前期的室内设计中,我们的主题是“气味森林”,对于森林的感觉,我们主要是通过把空间营造成树枝上的树屋来实现。人们进入到建筑里,在里面穿梭,也仿佛是真正进入到森林里。这是一个开放的,与自然交流的体验。后续的装置设计中,我们延续了自然的主题,以树木、语丝、花朵作为载体,也对应的留下通道,使得装置是可进入的,人也是这样真正地走进自然,打开心扉去了解自然,最终与自然融为一体的。


作品名称:澎湃 | upSurge

作者:陳澤燕、孫穎、張勇、代偉建、段兆軒、陳書言

指导老师:朱丹、沈颖

作品介绍:本设计起源于对情感内涵的探究与解构。“心潮澎湃”在汉语语境中经常被用来形容感情冲击,我们将这一语汇解构并重组,通过对塑料水管的重组塑造澎湃的浪潮,以实物反应情感。通过这一作品我们将自我导出并固化,并在制作的过程中进行新的思考。

概念来源: “慾望、情緒、感情”/“人存在的基礎與意義。”/“當我們觀察世界,情感在自我中生成。”/“當我們看向自我,又誕生了什麼?”

GIF


作品名称:山水之间|Betweenhills and waters

作者:于鲜玥、王绍宇、黄瑞、邓惠琳、黄若暄、周思文

指导教师:沈颖、朱丹



作品名称:量子绽放|Quantum  Bloom

作者:袁锦瑞 梁佳宁 覃思远 陈冰红 何宇皓

指导教师:沈颖 朱丹



作品名称:光影游戏|Shadow Play

作者:陈智深、丁一航、范时达、蒋婉和、景旭、鞠朵、沈明宇

指导老师:朱丹、沈颖


作品名称:游牧与飘泊|Nomadism& Drifting

作者:史昕旎、周馨怡、杨叶晴、徐金晶、许凌哲、李子晗

指导老师:朱丹、沈颖

展示现场:

用木工模型来诠释: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