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仓营造|基于历史叙事与乡土建构的乡村实践

大仓营造|基于历史叙事与乡土建构的乡村实践



设计背景

大仓村位于井冈山市荷花乡的偏僻山谷中,是当年工农革命军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踏出的第一个脚印。192710月,毛泽东与当地武装会面,袁文才和王佐打开山门,迎纳工农革命军进入井冈山,点燃了燎原之火的第一颗火星,史称“大仓会见”。这个偏僻的小山村由此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大仓村地理位置


九十年后这个客家山村依然保留着林氏积庆堂、林家大院、老横江桥等见证当年历史的遗存。与此同时,村庄却面临着日益凋敝的窘境,年轻人口外流,历史建筑空置损毁,被遗忘的山村亟待被唤醒。


历史建筑原貌:林家大院(左)、林氏积庆堂(右)


20174月受井冈山市政府委托,开始着手荷花乡大仓村乡村振兴的规划设计。师生们被大仓村特有的历史脉搏所触动,两年多来,与荷花乡干部群众同甘苦,共实践,挖掘村庄的独特内涵,以规划设计编绎历史叙事,唤醒当地乡土建造技艺,探索乡村振兴的大仓路径。

大仓营造两年多的实践中存在着两条平行线索:一是研究梳理湘赣边地区的乡土建构体系,为新时期的乡村建设提供具有地域认同的语汇和技法;二是以历史叙事编绎公共空间体系,复兴山村的公共生活。通过两条路径平行推动的示范性实践,打开山村对外的视窗,吸引井冈山特色的参观学习,激发村民自组织更新,进而带动乡村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湘赣边界地区乡土建构研究


湘赣两省边界地区,南北走向的罗霄山脉横卧其间,山高林密。在历史变迁中,该地区兼具以庐陵文化为代表的本地文化与外来迁徙的客家文化,乡土建筑呈现出赣中平原民居与山地客家民居杂糅过渡的混杂特征。

调研涉及井冈山市11个乡镇20余处典型建筑,通过梳理与当地自然资源、气候环境、复杂地形、生产与生活方式及文化特征相适应的空间形制和稳定的建造特征,探索其现实应用的潜质。研究类项包括材料配比、建造技术、特征做法、场地营造与环境气候适应。


调研手绘记录


湘赣边界地区民居、祠堂形制研究


教师与当地干部群众讨论


教师现场绘图讨论


师生现场测绘


工法调研


夯土工艺体验


通过调研,师生们梳理出在湘赣边地区的自然与社会条件下,一些较为典型的地方做法。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为适应炎热潮湿气候在屋檐下形成的“光檐”和“天门”,以山地最集约的方式组织通风与采光;山地地形中的“吊柱”做法,衔接不同高差并解放下部空间。这些特征性的建造方法,是在长期实践中取得的,与当地气候、资源、生活方式及经济水平相适应的最适宜解答。


气候适应:天门


地形适应:吊柱


在采集、整理的当地传统建造工法和材料工艺的基础上,将带有地域特征的构架、屋面、墙体、门窗、地坪、构造细部等乡土建筑元素进行分类,对当地材料与建造工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总结归纳,建立湘赣边地区乡土建构的材料和做法谱系。这个研究过程为在大仓实践中传承乡土建筑技艺,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应用做了理论和方法的准备。


湘赣边区建筑的材料与工法谱系

  

基于历史叙事的乡村公共空间营造


大仓村的公共空间营造以“大仓会见”历史事件为叙事结构,串联构成“一线五点”的空间格局,依循当年袁毛会见的叙事路径,依次展开山门迎旭、风荷廊桥、林氏积庆堂、大仓讲习所和林宅吊柱楼五个节点,涵盖了传统中国乡村中祠堂、市集、学校等的共设施类型,构成整个村庄的公共空间体系。目前,林氏积庆堂修缮、大仓讲习所、风荷廊桥和林家大院(部分)业已完成,由此吸引了一批乡村民宿的修建,大仓村初步具备接待参观学习、组织公共活动、提供配套服务的能力,焕然一新的山村也让村民看到了发展机遇,自主参与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


 一线五点”大仓历史叙事路径与公共空间节点


林氏积庆堂修缮——遗址修复与叙事承载


林氏积庆堂是明万历年间从福建迁入的林家先祖兴建的宗祠,是当年“袁毛会见”发生的场所。


林氏积庆堂修缮前照片


修缮前,祠堂木结构歪斜,墙体坍塌,屋面残损严重。修缮工作采用当地材料与传统工法,包括嵌补、墩接损坏的木结构;按照当地“两眠一斗”实砌工法还原坍塌的砖墙,并与木结构拉接加固;复原藻井、古戏台、墙面的墨绘装饰;以及更新损坏的木门窗等。此外,还基于防潮、耐久、美观等高质量要求对部分传统做法进行改良,例如砖墙的勾缝由改良红黏土代替水泥砂浆刻缝的粗糙做法;对传统小青瓦屋面进行防水改进以及整修改性三合土地坪等。目前修缮工作已经完成,整修一新的林家祠堂对外开放。


林氏积庆堂修缮后正门(摄影:陈颢)


林氏积庆堂修缮后山墙外观(摄影:陈颢)


林氏积庆堂修缮后室内(摄影:陈颢)


 林氏积庆堂修缮后天井(摄影:陈颢)


修缮完成后的林家祠堂恢复成为村中的重要场所,并计划改造为“大仓会见纪念馆”。考虑到祠堂在修缮过程中已经申报成为省级文保单位,展陈设计方案是在祠堂原有结构之间插入一套高度集成化的自组织展陈体系,模数化的轻钢框架支撑起覆盖天井的聚碳酸酯板天窗、展板与铝合金格栅,并集成展陈照明与弱电系统的管线。一层展陈地板为在原三合土地面之上的架空木地板,展墙边界与祠堂砖墙及柱子脱开。整个展陈结构采用高度集成的装配化安装,需要时可以完整抽离,使其恢复为祠堂,实现文物建筑的可逆性再利用。


 大仓会见纪念馆效果图


大仓会见纪念馆可逆性展陈系统剖面图

 

大仓讲习所——传统工艺与当代木构的协奏


大仓讲习所外景(摄影:陈颢)   


大仓讲习所选址位于林氏积庆堂与林凤和宅之间的空地,内外空间依循地形展开,包括一个可容纳120人的室内讲堂,和一个同等规模的室外讲坛。室外讲坛与建筑唇齿相依,石砌台阶沿山形逐级而上,为人们提供了座位与看台。场地上的连理枝被刻意保留下来,一株楠木穿出小青瓦屋面,土墙围合的天井为讲堂室内送来阳光与清风。


大仓讲习所鸟瞰(摄影:陈颢)


讲堂内景(摄影:陈颢)


讲堂侧天井(摄影:陈颢)


讲习所沿用了客家人造屋最熟悉的两种材料——土和木。土造筑墙,木作构顶,两套独立体系组合交融,在山形地势之间搭建起一个形态丰富的空间,自然要素在内外空间中自由流通。土造用以唤醒客家传统的干打垒夯土墙技艺,全部墙体由当地村民夯筑,与室内改性三合土地面共同组成建筑的土造系统。木构则使用现代胶合木集成材,主体结构由工厂预制现场组装,实现了快速装配。木结构在现场的快速装配,成为远近知晓的事件,建造本身将这个几近遗忘的山村重新推向了世人面前,而村民的土造参与使得传统建造工艺在当代建筑中得以延续。


土造”与“木造”的过程


讲习所是“大仓营造”的第一个落地成果,它探索了当地传统工艺与当代工程技术结合的乡村建造模式,成为大仓村公共空间复兴的第一个创新性尝试。建成后的这座乡村学校不仅为讲述大仓村的特殊历史提供了生动讲堂,也成为这个客家山村日常议事的集会场所。它迎来了荷花乡小学的开学第一课,前来听讲学习的参观者络绎不绝。讲习所的建成把外部资源与人流引入了山村,逐渐产生了社会和经济效益,也为后续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荷花乡中心小学的开学第一课(摄影:陈颢)


风荷廊桥——编绎风景的乡村公共空间


荷塘之上的风荷廊桥(摄影:陈颢)


老横江桥是大仓会见历史事件的场所之一,也是进入大仓村的起点。时过境迁,这座古桥却埋没在淤泥荒草中。在大仓公共空间规划体系中,在老桥一侧,延续进村山径,建造一座新的廊桥,使其不仅作为村口的标志性景观,而且成为村庄的一个重要公共场所。


横江古桥曾被荒草埋没(左),清理复原后的老桥还原历史叙事路径(右)


新建风荷廊桥适当退后老桥,形成观景平台,既为保护历史遗存留出缓冲空间,也使得人们在休憩、赏景的同时,通过设置的纪念物,了解和缅怀这个偏僻山村在20世纪历史中的传奇事件和特殊地位。


风荷廊桥鸟瞰(摄影:陈颢)


廊桥主体为胶合木结构,下部为混凝土桥基,以青石板铺设桥面,小青瓦屋面。现代胶合木结构体现出较传统木结构更为优良的性能,构成了廊桥自由舒展的空间形态,并利用线性空间的转折,在两段桥体相交处形成宽敞的公共空间,供人们聚会交流,观赏山谷荷塘的景观。从风荷廊桥通往村内的山径沿线也进行了景观改造,进入村子的道路除原有的公路以外,恢复了九十年前那条山水相依的叙事性路径。


风荷廊桥外观(摄影:陈颢)


桥尾与景观融合(摄影:陈颢)


廊桥内景(摄影:陈颢)


中部转折处的交汇空间(摄影:陈颢)


从廊桥内望向外部的山谷荷塘景色(摄影:陈颢)



林宅吊柱楼——乡村生活综合体的探索


从主路看林宅吊柱楼(摄影:陈颢)


林家大院曾经是大仓村规模最大的客家围屋,充分体现出湘赣边界山地客家建筑对复杂地形的适应。它也是当年毛泽东与袁文才会谈的场所。林家大院目前只有后院正房及部分吊住楼保存较好,其余部分损毁严重。


林家大院原貌(左)与现存吊柱楼(右)


设计始于对林宅历史原貌的考察复原,沿袭客家乡土建筑的特征性建造方式,修缮倒塌旁屋并复原三座门楼,以还原上下两组围院空间;置入了连廊与吊柱廊系统,将木构吊柱廊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结合,改良受力性能;合理组织连廊与吊柱廊流线,形成连接不同标高的完整通径。作为风和光的接收器,“光檐”和“天门”这两种具有地域特征的构造方式被运用于林宅改造之中,在两层屋檐间留出开启,为民宿客内引入光和风。


林家大院复原与改造总平面图


林家大院入口荷塘


林宅吊柱楼一层与庭院效果图


复原后的林宅吊柱楼除保留后院正房仍为林家后人居住外,其余部分置入了民宿及配套功能。与一般民宿不同,除了接待、住宿和餐饮功能外,还兼具历史陈列与学习研讨等能。林家大院的改造是对具有井冈山特色的乡村生活综合体的探索,希望以此为范本,触发周围村民的自主性改造,形成自下而上的乡村自组织更新。


吊柱模型研究(左)与复原后的林宅吊柱楼(右)(摄影:陈颢)


建设中的林宅吊柱楼外观(摄影:陈颢)

  

总结


大仓营造印证了一种乡村实践的可能与探索。通过当地乡土建造技艺的梳理和山村独特历史叙事的再现,大仓村在自身的脉境中找寻到乡村振兴的内生力量,正在显现出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趋势。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我们认识到作为专业实践者,应撇除他者的隔离,身体力行,认识和理解乡村社会的问题与需要,以专业所学服务当地,树立示范,开化风气,在与当地村名的共同实践中,影响和激励自下而上的自发建设与更新改造。如此,乡建才不是他者的采风,设计成为一种唤醒乡村的力量,使其在自身的根脉中获得新生。


改造后的大仓村鸟瞰图(摄影:陈颢)


策划与设计团队:

张彤,淳庆,李竹,薛力,李向锋

姚远,徐涵,隋明明,马雨萌,陈斯予,段一行,华一唯,王耀华,侯晓晓,杨蕙榕,李多,杨长青,朱广轶,赵晨亦,周琪,周阳

施工单位:荷花乡当地施工队,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建造:20174月——20194


文字:马雨萌、张彤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