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绘画到建筑|2019年短学期《媒介与艺术》联合教学4
从绘画到建筑
From Painting To Architecture
指导教师:顾大庆、赵军、朱丹
参与学生:本科三年级44人
课程背景
我院的建筑美术教学,在艺术表现技法的延续和传承的基础上进行了系列教改,并更名为《媒介与艺术》。2019年二升三短学期,在顾大庆教授的主持下展开了一系列教改课程。“从绘画到建筑”是其中研习营之一,46名同学进行了为期2周的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课题意义与目的
科林·罗的《透明性:真实的和现象的》一文以“透明性”这个概念将绘画与现代建筑联系在一起。但是透明性并不是两者间唯一的联系,或者两者间最重要的联系。
画面空间组织问题存在两大类:一是深度空间,即透视空间的组织,它是传统素描训练的核心;一是平面空间,它来自于现代抽象绘画。就绘画对于建筑设计的影响而言,以焦点透视为基础的传统素描训练为我们提供了深度空间知觉和再现的手段,而现代抽象绘画则直接影响到建筑空间的构思,提供了建筑空间组织的种种策略。以往我们在学习现代建筑时强调所谓的“透明性”和“流通空间”,而忽略了其他空间组织的可能性,这使得现有的空间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排它性。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绘画空间的组织和建筑空间组织的基本问题的研究来重新认识和建立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建筑空间设计方法。
课题设置与要求
课程按照六个研究专题展开:
一、从立体到扁平;
二、从具象到抽象;
三、从平面到立体;
四、建筑空间的视觉感知;
五、建筑空间的组织策略;
六、从建筑到绘画
课程安排
教学分为两周进行,第一周的主题是绘画,第二周的主题是建筑。教学采取讲座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每周结束时会有一次小结,学生需要通过挂图展示自己的研究过程,并与老师和其它同学一起讨论。
第一周的教学围绕现代艺术的空间概念来展开,第一个练习是对立体主义与纯粹主义绘画的分析。“共时性再现”是将对象的不同侧面同时呈现在一幅画中,立体主义画家针对这个画面空间组织的新问题发展出特定的构图策略,比如将画面分割成若干个区域,将不同的内容填充到独立的“隔间”中,或者将不同的图像相互重叠,呈现透明的关系,又或者将不同的图形相互并置产生图底关系模棱两可的构图。学生的任务是运用图解分析的方法来揭示一幅立体主义绘画背后的构图策略。第二个练习是关于现代抽象绘画中的空间策略。抽象绘画撇除了绘画再现外部世界的功能而专注于形式要素在画面中的构图,我们可以看到除了立体主义绘画中的几种空间策略,又出现其他几种空间构图,比如若干个图形分散布置在画面中,以及点的要素的构图等。练习着重于如何通过变形方法从一个抽象绘画的片段演绎出其他不同的图形,以训练学生图形转换的能力。接着的第三个练习聚焦于从二维平面图形向三维空间的转换。我们可以将抽象绘画看作是建筑空间的平面图解,或空间概念,由此发展出具有不同空间组织特点的立方体。
第二周的讨论围绕建筑空间的组织和感知来展开。第一个练习是关于建筑空间感知的图解分析,我们平常对建筑空间的感知是混沌和感性的。而借助于图解方法我们可以依据不同的形式要素将一幅建筑照片进行分解,从而为研究空间操作与空间感知之间的关系提供一种有效的工具。接下来第二个练习是探讨空间操作,运用二维图解和三维轴测图解来表达一个建筑的空间操作手法,从而来验证前一周第三个练习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立方体转换的抽象练习在实际建筑设计中的可行性。
以上的几个练习形成一个从绘画到建筑的转换过程。立体主义提出“共时性再现”这一再现外部世界的新命题,由此脱离透视空间的表达方式,发展了扁平空间构图的不同组织策略,而抽象绘画进一步抛弃再现外部世界的议题,而关注纯粹的抽象图形在画面上的构图。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不同的画面空间的组织策略看作是建筑空间的平面图解,由此产生建筑空间生成的不同操作方法。而在这个研究的最后,我们又从建筑返回到绘画,即运用立体主义的“共时性再现”概念及方法来表现建筑对象体验的复杂性。学生要用第四和第五个练习的素材分别创作两幅“组合构图”,至此,绘画与建筑之间的双向互动得以实现,成为整个研究的总结。
成果总结
本次课程是在相对紧凑的时间内(2周)以密集的课题作业使学生能够通过行之有效的办法将现代绘画中空间构成的方法转化为建筑中空间组织的有效手段;同时,我们也可以在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寻找到合适的题材,将之转化为现代抽象艺术……正如一位同学在作业尾声中所说的那样:短短的2周教学赋予了每位同学一个可以统筹理解现代艺术各要素如何在平面与立体之间转换与联系的大框架。
现场照片
作品拾英
作者:殷悦
作者:林德清
作者:方洲
作者:甘宇、向兴、潘蕾、李翔宇、徐友璐、闫明、张淋晶、方洲、刘乐欣等
文字: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