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缅甸文化遗产保护,增添“胞波”情谊新内涵

助力缅甸文化遗产保护,增添“胞波”情谊新内涵



缅甸与中国自古就有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在缅语中,“胞波”意为一母同胞的兄弟。两国人民自古相亲相融,“胞波”情谊源远流长。早在秦汉时期,自成都经大理、保山、德宏进入掸国(今缅甸)至身毒(印度古国)的“南方丝绸之路”,自南海入缅甸邑卢没国(勃固)达夫甘都卢国(妙乌)夫甘(蒲甘)至印度的“海上丝绸之路”就在此交汇。缅甸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拥有为数众多的历史古城,据不完全统计,仅保存较为完整的各时期历史都城的就有近30处,在不同阶段、地域、文化的影响下呈现出独特而多元的城市形态,而其中大多数尚未开展过系统研究工作。


妙乌古城位于缅甸西部若开邦的莱姆罗河岸,曾经是阿拉干帝国的都城,古城充分利用了自然地形地貌,精心设置了精巧的水利设施,留有大量建筑遗迹,是缅甸孟加拉湾地区重要的城市遗址。

因瓦古城位于曼德勒城市区的远郊,是缅甸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之一,经历了因瓦王朝,东吁王朝,贡榜王朝共“34期”的建设,是伊洛瓦底江流域中历史城市研究中最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城市遗址之一。

2017年初开始,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总部、缅甸联邦共和国宗教事务和文化部的邀请,董卫教授、江泓副教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周小棣教授组成的联合团队师生,连续三年对缅甸妙乌、因瓦等古城开展测绘、调研以及保护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2017年第一次赴妙乌古城参与人员合影

2017年第二次赴妙乌古城参与人员合影

在三年的研究过程中,团队从最基础也最繁琐的数据资料收集着手,十余次赴缅甸进行实地调研和现场工作。依托东南大学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结合建筑学院研究生、本科生教学工作,累计参与师生近百人。研究团队利用多型无人机,激光雷达,3D激光扫描仪等高精尖仪器,对一手资料进行了充分的调研、整合与分析,针对妙乌、因瓦等多个古城建立了整体范围的GIS历史信息数据库;对不同历史古城的90余处重点建(构)筑物进行了3D扫描;完成了60处以上的建(构)筑物CAD平立面测绘图绘制工作。

团队利用六旋翼及固定翼无人机对古城信息进行采集

缅甸佛塔三维扫描成果呈现

佛塔测绘建档图纸

在此基础上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也不断深化,不仅提炼了多处缅甸历史古城的遗产价值,梳理了缅甸历史都城的形态谱系,还进一步针对现状建立了完整的保护框架与体系,为保护人类共同的历史文化遗产、缅甸历史古城的申遗工作和历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妙乌古城遗产信息总图

在工作开展期间,的师生与缅甸各界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获得了各方广泛的赞誉。缅甸宗教与文化部部长吴昂哥三次接见项目组成员,对研究和工作成果表示高度赞赏。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国家文物局对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大力的支持。

2017年项目团队与洪亮大使会见缅甸文化部部长

与中国驻缅甸大使及缅甸文化部部长合影

与当地考古队进行交流

与当地儿童的合影

对当地居民进行访谈

根据预测,未来全球80%的城市化集中在亚洲,东南亚各国将陆续迎来快速城市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在实现快速城市化的同时,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教训,对东南亚国家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对于亚洲历史城市的研究历史悠久,自1998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设立“文化资源管理教席”并联合建立了“东南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GIS中心”,为推广新技术在中国历史城镇保护规划方面的应用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沿线的城镇化与建筑研究和实践,特别是在历史遗产保护、产业园区发展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拓展,形成了保护与发展“双轮驱动”的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战略。一方面,对包括缅甸在内的东南亚历史城市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建构亚洲视野下的整体性历史城市谱系,阐释中华文明与其他多元文明相互作用的历史性影响,推进多样化文明成果的共存和共荣,并深化和拓展对国内历史城市的理解,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另一方面,开展对东南亚(缅甸)的历史城市研究和遗产保护,实时回应区域发展中的重大关切,有利于显著提升中缅全面合作水平,是深化“一带一路”文化内涵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行动。

鉴于东南大学在亚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卓越贡献,2018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旗下的“亚洲遗产管理学会”(AAHM)秘书处落户东南大学。依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管理教席、亚洲遗产管理学会秘书处等国际平台,将大力推进与南亚、东南亚各个相关历史城市的合作,以中国经验及东方智慧深化亚洲历史城市与建筑研究,促进全球范围的合作发展与文化交流,为亚洲城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文字:江泓

图片:项目组制作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