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新冠防疫时期东南建筑学者的思考(九)马晓东:对疫情下建筑适应性设计和运营管理的思考

【专辑】新冠防疫时期东南建筑学者的思考(九)马晓东:对疫情下建筑适应性设计和运营管理的思考



随着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引发肺炎在全国大面积的蔓延,我们和全国人民一起共同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在此期间,的学者们并没有停止思考,他们针对相关问题,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建筑学人应该做的贡献。为此中大院微信平台推出系列专辑:新冠防疫时期东南建筑学者的思考,对各位老师的相关研究与思考做连续报道。

北国雪融,

岭南花开。

根脉通连,

共盼春来。

春天,正向我们走来!

(摄影:包宇喆)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防控不仅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这次疫情引发了各个行业的深刻反思与广泛讨论,我们从建筑文化的视角,邀请多位院士、江苏省设计大师和相关专家学者围绕“疫情下建筑和城市的反思与应对”议题开展笔谈,并以“疫中思策”为主题,推出系列文章,希望能够为建筑乃至城市工作者提供更多防灾救灾的思想启迪和应对之策,助力打赢这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阻击战。


对疫情下建筑适应性设计和运营管理的思考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形成和传播需要从根本上深刻反思人类破坏大自然和谐的不当行为,并以此为戒,提高全社会的科学认知水平。从疫情的行业应对来看,当下建筑设计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疫情下建筑的适应性设计和运营管理。 


对疫情下建筑适应性设计的思考


针对疫情防控,我国对医疗建筑及传染病医院的设计有严格的、科学的技术标准。其他建筑满足生活、工作、学习等日常要求即可,无需达到此类专业防控的技术标准。但是,从本次新冠病毒可通过飞沫、接触等途径传播的特点看,合理有效的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设计还是建筑设计中的重点问题。建筑自然通风不仅是绿色建筑、健康建筑的基本要求,也是建筑疫情应急有效措施之一。如何提高自然通风的效率,以及既有通风空调系统防疫状态的适应性调整是设计的重点。中国建筑学会发布的《办公建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运行管理应急措施指南》不仅对通风空调系统的运作提出了应对措施,同时也提出了某些设备“改造”与“增设”的建议。因此,需要进一步反思、优化与调整相关的设计标准。在给排水设计中,根据病毒还存在气溶胶及排泄物传播可能性的判断,要进一步关注及检验卫生间洁具选择与地漏、水封等细节设计,以及能够有效防止窜风的通风井设计。

很多公共建筑需要承担防灾救援的城市功能。疫情应急有着严格及复杂的卫生防疫技术标准,利用会展中心展馆、体育馆等公共建筑实施方舱医院建设,需要对既有建筑空间进行适应性改造。改造设计的重点是建筑的分区与动线、通风空调组织,还有排水、污染物排放等设计问题。虽然配置临时设施是可取的应急手段,但能否提高设计标准,进行某些预留设计,就需要对各类公共建筑“平疫结合”的可能性与经济性进行系统性的思考。


武汉方舱医院

对疫情下建筑运营管理的考虑


建筑运营管理是疫情整体防控的有机组成部分,参考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南》中针对居家、办公场所、公共场所、幼儿园或学校、养老院等场所的防控疫情要求,需要思考编制能够适应各类建筑的防疫工作导则,对建筑场所、暖通与给排水设备系统提出合理的、具有通用性及针对性的防疫应对措施与操作方法,并形成建筑运营管理的应急机制。 


· 笔谈嘉宾 ·


马晓东


江苏省设计大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城市建筑工作室设计主持和合伙人。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建筑的文化”

江苏省城乡发展研究中心编辑整理

【本文配图来自相关出版物和网络,仅用于推广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