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中施教 线上东南】|课程篇:面向城市健康和城市安全的旧城社区更新研究
面向城市健康和城市安全的旧城社区更新研究
研究生城市规划与设计课程
课程信息
教案设计:孙世界
指导教师:孙世界、周文竹
参与学生:
研究生:蔡莹莹、王行健、李鹏程、沈天意、何芊荟、谢华华、潘昌伟、王智康
本科生:程晨
特邀评委:
陈晓东 城乡规划系主任、副教授
王承慧 教授
教学时间:2020年春季学期
课程简介
城市旧城的空间具有强烈的多元属性:它既是城市生活生产的场所,也是城市安全所依托的公共服务空间;既是物质空间场所,又是社会空间的映像,也是城市社会治理的对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公共卫生、科学治理发展进程中的“黑天鹅”事件,也是城市管理者、规划从业者对现行的防灾减灾体系进行全面反思的契机。在城市空间的演化过程中,城市安全一直是城市建设、城市治理和城市运行的核心主题之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重大城市灾害和自然灾害一直都在威胁着城市,如何营建健康安全的城市社区,如何提升城市社区环境的韧性,成为城市更新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议题。
本次研究生规划设计课程依托南京旧城中的社区现状,通过理论研究和现状调查,在探查旧城空间的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社区健康安全评估体系,提出城市社区健康安全的目标和规划应对,探索城市安全社区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方法。
以南京旧城的某一社区为研究设计对象(自选),基于城市健康和安全的某些方面(如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等等)的问题,对地段的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安全设施进行研究,提出较为深入的城市更新解决方案。课题组分为三个小组,进行了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旧城社区更新探索。
▲场地选址
作业展示
01 健康视角下的旧城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
组员:蔡莹莹 王行健 程晨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基于社区的健康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此本次设计研究提出健康视角下的社区生活圈规划,基于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突发公共卫生情况下防控疫情的需求,分别构建日常健康生活圈和疫情防控生活圈。并结合具体场地进行设计。
▲研究设计框架
【理论研究】
▲日常健康需求分析
基于对居民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多层次日常健康需求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了包括公共设施、公共空间、交通这三大系统的日常社区生活圈模式:
▲日常健康生活圈设计要点
▲日常健康生活圈模式
另一方面,基于对疫情期间防控、物资保障等等方面健康需求的分析,本研究构建了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生活圈模式:其中基本生活服务按照5分钟生活圈配备;并在原有生活圈基础上完善社区公共空间、增加医疗服务设施;同时实施封闭单元管理。
▲疫情期间需求总结
疫情期间,社区内的公共设施组成与服务方式将会发生一系列转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启用限制空间/设施等方式,社区将新增防疫控制中心、发热门诊、隔离空间、物资配给点等用于疫情防控的临时设施。
▲与日常生活圈设施体系耦合的疫情期间公共设施体系
▲防疫生活圈模式图
【设计实践】
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小组开展设计实践,选择成贤街社区作为设计场地。
▲设计基地——成贤街社区
通过网络数据分析,总结成贤街社区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1)医疗、运动等健康设施供应不足,疫情期间生活必需品采购不便;2)公共开放空间不足,且品质不高。针对以上问题,分公共设施与公共空间两大方面进行系统与节点设计:
1)公共设施设计
日常期间公共设施体系:集中打造健康导向的社区服务生活中心,新增卫生院、文体活动中心等一系列设施与空间。从而补足社区在体育健康方面的短板。
▲日常期间公共设施体系图
打造以养老功能为主题的社区活力中心1。分别改建两栋现有宾馆建筑,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养老中心;改造进香河路菜场入口使其开敞化,成为社区交流场所;并拆除路口原有质量不佳建筑,改建为立体活动场地。
在南京老图书馆旧址打造以文体活动为主题的社区活力中心2。将老图建筑改造为社区图书馆、文化活动室、运动健身馆,并改建馆前广场,成为户外体育运动场地。
▲社区活力中心1设计图(日常)
▲社区活力中心2设计图(日常)
疫情期间公共设施体系:在疫情期间,社区将设置检疫点实行封闭化管理。另外利用社区内闲置空间设立临时医疗用地、以及从菜场和超市供货的临时物资供应点。从而实现将日常健康生活圈调整转变为疫情防控圈。
▲疫情期间公共设施体系图
将社区中心转变为防疫中心,临时改建发热门诊、防控服务中心和物资储存点。其余户外空间与设施将暂时关闭或在疫情缓和后限流开放。
▲社区活力中心1设计图(疫情应急)
▲社区活力中心2设计图(疫情应急)
2)公共空间设计
通过微更新手段新增街角公园、活动节点,从而营造开放空间体系,倡导运动与交际。
▲社区公共空间体系图
【课程成果小结】
本次设计主要创新点在于健康社区生活圈这一理念,在操作中兼顾居民的日常健康与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防控,分别构建日常生活圈与应急防疫圈,与当前的新冠疫情背景相契合。
【参考文献】略
02 公共卫生事件下的适应性社区慢行系统研究
组员:李鹏程 沈天意 何芊荟
本研究旨在构建既符合日常状态健康需求,又满足公共卫生事件需求的适应性慢行体系。主要分为三块内容:一、适应性社区慢行体系构建;二、香铺营社区慢行体系评价与构建;三、香铺营社区慢行空间评价与设计。
▲研究框架
【适应性社区慢行体系构建】
公共卫生事件下的适应性社区体系构建分为日常状态和公共卫生事件状态。基于慢行需求与空间功能分析,日常状态下,在基层社区的基础上,按照500-1500人划分基础单元,单元尺度为100-200m。基层社区配置卫生服务站以及社区基层游园,组团内部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居住社区公园。公共卫生事件下,根据各个单元的实际情况设立单元休憩空间,并将交往休憩空间串联。将作为基层社区管理单元,基础单元为封闭管理防疫单元,除慢行组团道外,同时重视单元慢行道的刻画。在城市进入组团入口以及管理单元交叉口处,结合休憩空间预留空间作为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管理空间。疫情期间的组团休憩空间暂时减弱功能,单元休憩空间暂时封闭与其他空间的联系。
▲慢行节点
▲日常状态慢行系统框架
▲公共卫生事件慢行系统框架
【香铺营社区慢行体系评价与构建】
香铺营社区慢行体系评价与构建分析了正常状态下慢行区域、慢行道、慢行节点三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公共卫生事件下慢行区域、慢行道、慢行节点三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得到香铺营社区地块规模较大,道路连通性有待提高,疫情期间管理难度较大,整个社区缺少慢行节点等问题。通过识别和梳理可改造道路、慢行节点,得到日常状态下三级香铺营社区慢行体系。并在公共卫生事件下划分18个基本单元与5个管理单元,根据现状情况设置出入口和新增设施配套。
▲慢行体系得分
▲日常状态慢行体系
▲公共卫生事件下慢行体系
【香铺营社区慢行空间评价与设计】
香铺营社区慢行空间评价与设计部分构建了日常状态下慢行吸引、慢行交通、慢行设施、慢行安全、慢行舒适五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公共卫生事件下防疫需求、防疫设施、防疫措施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针对性分析并得到香铺营社区最显著的空间问题如缺少活动空间或防疫空间,机动车占用慢行道,缺少自行车停车空间,小区缺少管理设施等,选取代表性的场地进行空间设计。
▲日常状态慢行空间评价
▲公共卫生事件下慢行空间评价
▲设计-网巾市
▲设计-碑亭巷
▲设计-安将军巷
▲设计-浮桥地铁站
▲设计-红庙小区
▲设计-一枝园北区
【课程成果小结】
本研究以日常状态和公共卫生事件状态下人群需求和空间功能为基础,构建了适应性社区慢行体系,对相关标准进行了补充。同时以香铺营社区为例,展现了适应性社区慢行体系的规划设计实践。
【参考文献】略
03 韧性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组员:谢华华 潘昌伟 王智康
本次设计基于韧性社区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聚焦于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构建三个维度的韧性社区评估体系,以南京梅园新村社区为例,通过评估分析提出空间韧性提升策略和非空间韧性支撑策略。
▲研究框架
【理论与实践研究】
根据“韧性”相关理论研究,本次研究将韧性社区定义为“在物质空间、制度、组织等资源的支持下,社区通过灾前预防、灾中抵抗、灾后适应,能够在突发灾害的冲击下维持社区基本功能,并不断修正、优化以达到更稳定状态。”韧性社区包含了三个维度:预防力Preventive、抵抗力Resistant和适应性Adaptive。根据国际上韧性社区相关实践研究,发现我国韧性社区建设存在下列不足之处:1)韧性社区建设在研究领域多聚焦于灾害学,缺乏对社区的特殊需求分析与社区整体规划相衔接;2)韧性社区实践多倾向于社会管理层面,缺乏建筑师等专业团队的参与,社区缺乏体系化的空间设计;3)社区防灾建设侧重于灾时应急设施的配置,缺乏对平灾结合建设模式的探讨。
基于上述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我们将重点关注老旧小区的整体规划、空间设计和平灾结合,试图提出体系化的公共空间韧性更新策略。韧性社区构建机制如图,通过固有韧性提升灾前预防能力,应急韧性提升灾中抵抗能力,行为韧性提升灾后适应能力,利用智慧学习系统形成长期的调整优化,并将人群的日常需求、应急需求贯穿其中。
▲韧性社区构建原则
▲韧性社区构建机制
【研究对象】
场地位于南京老城梅园新村社区,研究范围57ha。场地内以老旧小区为主,西侧为文化旅游街区,东侧为梅园新村历史文化街区,北侧为珠江路创意园。场地内存在无法抵御地震、洪涝、火灾、公共卫生事件的多重安全隐患。
▲场地范围
【韧性社区空间评估体系】
维度一:公共空间固有韧性评估。将场地中主要的公共空间分为四大类,街道空间,绿地广场,公共建筑附属空间,开放街区,总计40处。一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可达性、生态性、功能性、卫生性、人文性,二级指标一共19个,包括定量型和定性型指标。确定权重后进行打分与数据处理。分别从群体视角和个体视角分别对公共空间特征进行分析,找出处于明显劣势和自身差异很大的公共空间,对其进行优化和弱项提升,增强其冗余性和稳定性。
▲公共空间固有韧性评估体系
▲公共空间固有韧性评估结果
▲公共空间固有韧性评估结果
维度二:应急韧性评估。根据小区的管理边界和城市疏散道路等因素将场地划分为13个小地块。一级指标包括设施防灾能力、空间防灾能力、应急反应能力、防灾管理能力,二级指标有8个。确定权重、进行综合模糊分析打分与数据处理。得到场地灾害应急能力综合评价结果,由强到弱分为四级,将最弱的地块,划定为后续的具体更新范围。明确应急能力弱势,重点关注雨洪排涝能力、防灾疏散避难能力、防灾管理与组织的提升。
▲应急韧性评估体系
▲应急韧性评估结果
▲应急韧性评估结果
维度三:人群行为韧性评估。以玄武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结合居委会访谈数据为主,结合网络数据,包括宜出行数据和Strava运动数据。对人群进行细分,并从通过行为和停驻行为两种类型,研究不同人群的行为偏好。将行为模式落位到空间上,通过主要使用人群、活动类型、使用时间、喜好程度,可对各个公共空间的人群使用性质进行定义。考虑到灾时的特殊变化,过对灾时的人群需求和行为变化进行研究,为后续平灾结合的空间设计提供依据。
根据上述三个维度的评估,遴选出八个问题突出、空间特征明显又各不相同的空间节点,通过类型化的设计,总结出较为普适的公共空间更新导则。
▲人群行为偏好
▲人群行为韧性评估结果
【空间韧性提升策略】
策略一:环境系统支撑。环境支撑将分为交通组织,公共空间,服务设施,雨洪管理系统,避难系统五个方面,对社区进行整体梳理与规划,为空间节点设计提供环境支撑。
▲环境系统支撑图
策略二:公共空间多样。结合韧性社区评估和公共空间分类,筛选出八个节点,分为绿地广场类、街道类、公共建筑类,构建项目导则。导则包括:核心问题梳理、更新要素设计、人群时空行为、平灾情景模拟和更新后的技术图纸。总结典型项目库的设计要素,提炼出韧性设计工具包。由项目导则和设计工具包组成的《梅园新村韧性社区更新手册》将为更新的实施主体和社区居民提供清晰明确的建议。
▲典型绿地广场节点更新导则
▲典型街道节点更新导则
▲典型公共建筑节点更新导则
▲韧性设计工具包
▲《梅园新村韧性社区更新手册》
▲日常情景与应急情境下的空间状态
策略三:智慧平台管理。分为“智慧家具”、“智慧系统”两部分。智慧家具囊括四大模块,交通模块、活动模块、卫生模块和预警模块。智慧系统主要用于落成后的数据反馈和使用评价。智慧家具投入使用后通过“用户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上传、设计者修正、管理者反馈”实现数据闭环,从而达到基于微观个体数据指导下的社区自适应更新。
▲基于智慧平台的自适应更新
【课程成果小结】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设计课程探讨一种韧性视角下的内城社区公共空间更新模式。该模式包括一套机制,一种方法以及一本手册。在机制方面,以日常与应急两条主线,通过空间与制度、个体与社会的灾前预防,不断发展到长期的智慧系统学习与韧性调整的灾后适应。在方法方面,通过进行体现预防力的固有韧性评估,体现抵抗力的应急韧性评估,体现适应性的人群行为评估这三个维度,发现问题与机遇,提出韧性提升策略。在手册方面,将社区公共空间通过类型化的空间设计,形成项目导则与工具包,进而实现可实操的更新手册。进而把这套内城社区公共空间更新模式以梅园新村为基点,向南京同类型社区进行推广。
▲韧性视角下的内城社区公共空间更新模式
【参考文献】略
▲课题组线上教学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