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辑历史|2019-2020学年《住宅与都市》课程作业回顾

剪辑历史|2019-2020学年《住宅与都市》课程作业回顾



 2020学年《住宅与都市》课程作业 

2020.02.26-2020.07.03


课题设置


受疫情影响,2020年春季的《住宅与都市》课程全程采用线上教学的方式。不仅教师授课,也包括学生参与的大部分课下环节,都极大地依赖于网络通讯与数字资源;这一情形同样贯穿于作业过程中的资料搜索、内容制作、成果提交等各个阶段。信息传播途径的转变带来了思考的契机,即,应如何理解并回应“媒介”对“知识”进行塑造的可能。

对此,《住宅与都市》的课程作业设置了通过影像“剪辑”对“居住”作出“再现”的命题,其中大致包含以下层次的考虑。

第一,对建筑学而言,它关系着对空间本体的重构,着重强调从抽象的物质对象向具体的主体经验进行拓展,影像因其对人物活动和环境场景的捕捉能力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第二,对历史学而言,它关系着对叙事载体的转变,着重强调从读写方式到视听手段的切换,影像因其对运动经验的呈现能力弥补了图绘的局限;

第三,对通史等撰写体例而言,它关系着对观察视角的调整,着重强调整合的宏观叙事对零散的微观陈述的接纳,影像因其多元化的创作群体,不仅有助于对象类型与材料数量的补充,更涉及了对主线历史模式的质疑与批判。

在此基础上,借助“影像”和“历史”之间的专业分工,还可以引起“方法论”层次的讨论,通过比较揭示出“空间”作为“现代性”论述的浮现,或许经受了“剪辑”与“编纂”等不同操作方式的选择与建构,进而指向对“再现”本身持有的解释模型及其构造特征的继续思考。


基本要求

1)围绕与“居住”相关的主题,搜集、整理、遴选各类影视片段(包括动漫、游戏中的CG动画),撰写并录制评论音轨,配合双语字幕(注意和原片对白字幕及声音之间的关系),剪辑成论述性的视频;

2)可以使用主题音乐、转场画面、标题字幕形成作品风格;注意界定知识产权,须注明使用影片和音乐的基本信息(发行方、年代、制作人、导演、编剧、词曲作者、场景或道具制作人员、字幕组等);

3)编写工作手册,记录重要素材与制作过程,包括以下内容:针对完成作品主题、论证、结论的学术写作,分镜脚本(选择重点片段进行分析),曾考虑但未采用影像片段来源的基本信息,参考文献(专著、论文、档案、访谈资料、纪录片等)。

作业解读 


经过选题讨论和课堂指导,最终成果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居住类型及其内部生活

 “狗窝:单身寓所中的亲密与疏离”主要截取了电影《情迷意乱》(1964)的片段,以此指出住宅“类型”在既有的布局特征以外,同时接受着其他因素的塑造。故事发生于一家名为森田屋的家庭百货商店“前店后宅”的常见配置中,在外部更新的城市环境与内部人物克制的情愫的推动下,时间的推移、天气的变化、界面的开合,等等,都对“空间”的意义产生了作用,逐步影响着角色的行为方式乃至最终命运。

【狗窝】电影情节中的人物互动改变着空间的意义

潘岳 毛珂捷 鞠朵 李蓝溪 孙哲 杨潇 曲逸轩


 “影像·筒子楼:集体记忆与价值取向对住宅特征的重塑”侧重从拍摄者的视角探讨对住宅“类型”的不同理解。借助于影像作品《邻居》(1981)、《混在北京》(1995)、《金婚》(2007)、《老爸的筒子楼》(2011)、《少年的你》(2019)、《地久天长》(2019)片段,将不同时期的故事置入以一种线性叙述暗示出的“盛衰兴亡”的情节之中,展示了各个时期人们对筒子楼的主观印象;进而说明,亲密和睦的邻里氛围,狭窄脏乱的生活场景,暴力滋生的昏暗角落、感怀伤事的旧时光景等等描述,都是产生于特定社会条件下的“集体记忆”的组成部分,它们分别承载着不同主体对相关经历的情感寄托。


【影像·筒子楼】各个年代的电影中同一建筑类型的差异呈现出社会心态的变化

徐金晶 张育宁 程晨 陈心怡 孙士臻 张楚怡 家康 威图


 “破格与回归:九龙城寨的自发生长”“九龙城寨:真实、符号与重构”两部作品选取了近似的对象,但是作出了不同角度的理解:前者通过描述九龙城寨缺少规划与设计状态下的形成过程,特别聚焦于各类主体对其中典型的空间“模式”多样化的使用方式,展现出了它作为违建社区的“异质”特征,以此讨论自发的营造活动与相关的专业制度之间的复杂关联;后者主要关注九龙城寨作为“意象”向不同类型的影像作品提供的知觉要素,试图通过比较,解读出“再现”媒介自身的属性及其折射出的拍摄者的思想意识。


【破格与回归】类型电影中不同的故事情节呈现出九龙城寨的混杂的空间特征

顾佳 万洪羽 潘玥 韩镒阳 姚秀凝 陈轶男 林凯逸 李子晗


【真实、符号与重构】音乐、镜头语言和场景共同渲染出空间的氛围

殷子衡 赵芮澜 高瑞灵 孙海若 杨灵 杜佳纯 李昕燃 刘静娴


居住主体及其社会身份  

 “染血红唇:居住中的空间权力与女性的自我”、“镜头的意志:监狱中的女性和空间”、 “门闾韶华:宋代官眷生活的跨媒介再现”三部作品共同指向女性的居住生活。

其中,前两部显示出更加鲜明的批判性视角,一部关注于法律、道德、教育等制度安排如何通过普遍性的家庭生活“空间”参与至对女性的规训过程之中;另一部关注于监狱作为“国家机器”的象征,在具有不同性别意识的作者的镜头下分别呈现出的特征,这些在拍摄意图引导下的抹除与扭曲过程,即是处于各自立场中的观点相互抗争的痕迹。

【染血红唇】通过剪辑对材料进行筛选

蒋婉和 沈江瑶 史昕旎 周馨怡 齐磊 范时达 殷子童

【镜头的意志】纪录片、歌舞片、剧情片等不同影视体裁对空间的呈现角度不尽相同

陈智深 陈子郁 李仕轩 梁姝 邢瑞祺 马懿飞 许思伊



门闾韶华:宋代官眷生活的跨媒介再现”的叙事风格比较温和,通过宋代上层社会中女性的家庭生活,探讨了“居住”如何在一个处于变革的社会条件下参与特殊主体的身份建构。这部作品利用不同类型的材料展开论证:伊佩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的著作《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提供了理论参照,对《东京梦华录》等文献以及宋代人物画的援引呈现出形成于过去的论述,剪辑《水浒传》(1998)、《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2018)、《清平乐》(2020)等影像片段融入了今人的阐释。多重角度的分析形成了具有说服力的结论,女性作为“社会性别”呈现出的特征及其“空间过程”,无法化约成制度禁锢、文化束缚、阶级压迫、生理差异等要素单独造成的结果,而是不同层次的结构性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历史产物,这一观察对许多现实问题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门闾韶华】不同类型的材料呈现了各自制作主体的空间经验

彭隐 暴佳昕 翟沛帆 王荣月 黄成 山男

居住状态及其异质特征   

这是 “无人知晓:藏匿者的居住与生活”、“撒旦之手:毒品网络塑造下的里约贫民窟”、 “何以为家:从日式空间中的血缘共同体到生活共同体”三部作品的共同主题。其中,第一部讨论的是“藏匿”这一特殊的居住状态,改变了人物对门窗、墙壁、阳台等常见空间“模式”的经验方式,特别是逃逸、躲蔽、窥视等动作或姿态揭示出的,平时不易被察觉的“空间”与“身体”之间的微妙关系,甚至可以激发对流线、尺度、界面等实践对象进行替代性理解的契机。第二部则关注了特殊社会条件下“毒品网络”作为游离于“政府主导”与“社区自发”两种通行模式外的“第三条道路”,亦凭借独特的方式参与着里约贫民窟“空间”的塑造;这种力量在街角、巷道、屋顶、家宅等一系列“看似寻常”的社区场景中呈现,后者对暗中涌动的一切冲突提供了掩护。

【无人知晓】异质状态下身体动作和所处空间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

唐宇轩 王海同 张磊 汪远东 许恒玮 蓝明发 陈书言 王芸菲


【撒旦之手】通过不同场景呈现出制毒活动对贫民窟空间的塑造作用

武淳雅 岳丽媛 刘浩然 韦莉娅 江远航 严雨婷 唐四维 


 “何以为家:从日式空间中的血缘共同体到生活共同体”试图从平和的家庭生活场景之中发掘出结构性的变迁,日式住宅中的玄关、缘侧、和室、风吕等传统“模式”提供了重要的“空间”视角。以小津安二郎(Yasujiro Ozu 1903-1963)、山田洋次(Yoji Yamada)、是枝裕和(Hirokazu Koreeda)三代日本导演镜头下的家庭故事为素材,在描绘其传统特征在“现代化”过程中渐趋瓦解的困境的同时,也指出了一种新型人际关系正逐步成型。通过对“空间”特征以及其中人物行为的解读,有力地说明日本文化中“家”的观念强调的是共聚一处的生活;以此推论,对住宅“空间”的理解,不应再局限于一种供具有血缘关系的“共同体”进行生产与消费活动的单位,还可以视作一个促使内部成员建立情感羁绊的地方。因此,一些传统住宅即使保留着过去的形态特征,也仍能适应现实的变化。


【何以为家】通过电影观察得出现实社会中的居住空间变迁

李希维 王思语 庞寅雷 傅乐山 李卓宇 章天扬 郑不凡 

居住意象及其媒介属性  

“平行居所:虚拟世界的想象与现实”“映射与异化:反乌托邦中的科技与居住”共同关注了幻想题材中的城市与建筑“意象”,它们可以被视作对“空间”经验更纯粹的“再现”,引出的思考同时涉及着建筑实践的内核和边界。


【平行居所】在实际建造中无法完成的空间构想通过电影得到呈现

周思文 薛敏然 徐文煬 游川雄 贺思远 王书怡 王邵宇 伊泽  


【映射与异化】镜头语言对空间的呈现共同揭示着它在故事中的意义

蔡金晓 何宇皓 袁锦瑞 朱雨琪 郭碧雯 顾展羽 林恩慧 


前者通过“即时生成”、“悖论空间”、“超链接切换”等主题,比较了近年来这类作品中经常出现的“网络”、“梦境”、“游戏”几种虚拟场景的基本特征,试图讨论在现实中的物理规则改变的条件下,“空间”的建构者将会如何塑造那些生活里惯常接触的建成环境。

后者聚焦于“技术”,并将其置入“反乌托邦”的特定主题,以此有力地揭示出,在剥离了这一概念物质性的功能以后,它们依然承担着表达某些“意义”的职责,有时还被赋予相应的意识形态倾向。相关论证通过对具体场景的解读逐步展开,暴露的结构构件,反射性的表面质感,闪烁的屏幕等要素都成为指涉“技术”的符号,并通过无限延伸的轴线、对称式布局、超大规模的尺度等知觉特征嵌入了一种高度理性化了的氛围当中。

小结

   

通过“剪辑历史”的作业,《住宅与都市》课程试图实现以下训练目标:一是通过影像媒介,理解塑造了各种居住形式,特别是建成环境获取“地方感”(sense of place)的复杂过程,其中,既包括物质性的知觉经验,也包括结构性的社会动因,更包括日常性的生活状态;二是依靠故事情节的叙述结构,练习围绕具体对象,结合案例进行多角度阐述的论证方法,从影像提供的“空间”材料中发掘出研究主题;三是通过对实物、文字、图绘、场景等各种媒介的跨界比较与特征辨认,加深对参与营造实践的不同主体特性的理解。

借助这种尝试,还能够空间问题接合更普遍的理论问题;这对建筑学科在保持自身特性的前提下,扩展与外部知识越界对话的能力至关重要。比如“空间中的生命政治:二战纳粹集中营”之中就列举了处于两种视角的叙述:种族灭绝的罪证或者受难者的生命印记。对相关事件的呈现角度,关系着专业实践中建筑遗产价值判断的不同取向;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这种讨论甚至涉及了“现代性”状况下的“记忆治理”,它参与着想象与真实的历史建构,其中充斥着社会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意识形态竞争。



【空间中的生命政治】影像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具可以有现实中的意义

崔梦洁 顾芗 周钰珺 江瑾 邓惠琳 黄若暄  

除题图为任课教师绘制以外,其余均出自各制作小组的工作手册。

部分视频已上传至B站:https://space.bilibili.com/355312612/channel/detail?cid=138859。请点击下图查看往期报道。


【疫中施教 线上东南】|案例篇:“住宅与都市”B站开课——高校学术与大众媒体的化学反应

文字|王为

审核|孙晓倩

供稿单位|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