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报特辑|丁蜀实践:小城镇建筑遗产保护与适应性再利用

建筑学报特辑|丁蜀实践:小城镇建筑遗产保护与适应性再利用





目 录



特集  丁蜀实践:小城镇建筑遗产保护与适应性再利用


历史文化街区适应性保护改造和活力再生路径探索

 ——以宜兴丁蜀古南街为例

[ 王建国 ]


街区节点实施项目5

1号地块张家老宅改造

2号地块东岸建筑群暨蜀山展示馆

得义楼茶馆

水龙宫便民设施

曼生廊和T字房


被历史和记忆缠绕的“过去”

 ——古南街改造更新中的3个案例

王为 沈旸 俞海洋 ]


解码历史

 ——宜兴丁蜀古南街历史风貌保护与更新中的数字技术与实践

[ 唐芃 王笑 华好 ]



生活是条河

 ——宜兴丁蜀古南街保护20年思考

[ 陈薇 ]



研讨:丁蜀实践20





本期重点内容




特集  丁蜀实践:小城镇建筑遗产保护与适应性再利用


 ▲微纪录片《丁蜀实践·古南街》(策划编导:李汨汨,拍摄剪辑:吕伟健)

小城镇上接城市,下衔乡村,是非农业人口聚集地。在当下的中国,小城镇急切扩张与建设的同时,随之丢掉的是其特有的精神和文化遗存。位于小城镇的历史文化街区,未必拥有很多法定的保护建筑,也不是每一个单体建筑都具备文物价值,但它们组合形成的建筑聚落却具有从街区到建筑多尺度连续的形态肌理和风貌特质,是独具小城镇文化特征的历史记忆和建筑遗存的集中展现地。也因为这样的原因,直至今天,大多数小城镇的历史文化街区并未凝冻固化,生活生产等职能仍在延续,成为中华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绵延生长的活态见证。这其中,拥有紫砂制陶产业的宜兴“蜀山古南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思路和成果在近20年后也初见成效。


本期特集,王建国院士以宜兴丁蜀古南街为例综述了小城镇历史文化街区适应性保护改造和活力再生的路径探索,重点阐述了小规模、渐进式改造策略和民居建筑适应性改造技术;随后刊载的古南街5个示范工程即为上述研究与思考付诸实践后的成果。王为、沈旸等以3个实践项目为例,论述了在适应性保护与更新工作中援引历史原型的思路,并试图以物质文化和生活空间的视角探讨历史与记忆之间的关联。唐芃等的文章尝试借助数据挖掘和程序生成来帮助评价及重构符合古南街特征的建筑聚落肌理与风貌,阐述了数据、规则和程序工具如何在二维和三维层面的研究中发挥作用。陈薇教授回顾了丁蜀古南街保护规划的3 个时段,并透过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形态、活态产业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思路,力图表达“生活是条河,如何让她静水流深”才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本质和目标。2021424日,“丁蜀实践—当代中国小城镇建筑遗产保护与适应性再利用”学术研讨会在古南街召开,围绕“蜀山古南街历史文化街区”近20 年的保护更新实践,探讨了小城镇建筑遗产保护与适应再利用的路径方法,与会专家学者的观点整理刊登于后。


 20年来,在丁蜀古南街的实践中坚持小规模、渐进式的改造和创作理念,贯彻原真性、完整性和适应性活态利用相结合的原则,事关中华优秀建筑文化传承和“乡愁记忆”的身份认同,符合当前世界范围内建筑遗产保护和再利用前沿发展的国际潮流,期待“丁蜀实践”对未来的相关建设提供学术支撑和方向引领。


 <文 / 唐芃 沈旸>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建筑学报”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