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本科三年级设计课程|地形学方法1:南京外郭博物馆建筑设计



东南大学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程

地形学方法1
 Topographical methodology

南京外郭博物馆建筑设计


教案设计:费移山、唐斌

指导教师:费移山、陈宇、刘捷、唐斌

助教:吴晶璐、邵嘉妍

参与学生:汪飞宇、邱子仪、周星羽、何玉、王正方、郭玘玥、袁翊展、杨棋雲、吕欣怡、哈鲁、鲁瑞琪、张依柔、张末未、史荟洁、马斌、赵白堃、张旭、夏天、甘艺敏、程司祺、王懿诺、姚新、李雨杭、亚希高桥、武琪丰、张玮烨、温少扬、冯薇、刘海同

特邀评委:

徐小东 教授

俞传飞 副教授

教学时间:2021.09-10


  课程介绍

Introduction

本课程是本科三年级建筑设计教学中,地形学单元的第一个课程,由三年级地形学方向的多位老师共同参与。

本课题选择南京城东龟山公园内的一处坡地作为明外郭博物馆的设计场地。博物馆作为文化展览类的建筑,其设计过程本身就需要设计者更多地关注场地与建筑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具有鲜明地形、场所特征的场地,也使得学生能更容易地进入“地形”的语境,理解地形对于建筑的意义。


课程背景

Background

在《建筑文化研究》的绪论中,弗兰普顿写到:“建造无一例外是地点(Topos)、类型(Typos)和建构(Tectonic)这三个因素持续交汇作用的结果。”而这其中,“地点”又是所有建造行为的前提与基础。因为“建筑物总是要建在某地”,建筑无法脱离对具体地点的思考。

当代“地形学”研究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源于现代主义将建筑视为是一个孤立的对象与领域的反思,一种重新建立各种“关系”的尝试。即建筑不应该被视为是孤悬于物质环境与历史时间中的抽象物,它应该与其所处的地点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特质发生关联,应该嵌入在其所处的历史脉络之中,同时它也必将随着时间而发生改变。建筑学科也需要与景观、城市学科之间建立关联性,而“地形”则成为三个学科共享的主题与框架,并为其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与养分。

这种认识的转变,催生了对当代地形学研究的关注。它首先是一种观念的转变,以及由此生发出来的建筑设计方法与实践,其研究的范畴不仅包含着地形的抽象轮廓和数据,而且还有人类对地形的体验、情感和记忆,以及如何将建筑重新嵌入到地理与时间的脉络之中等等。

本次课程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即建筑必须与具体的地点相联系,回应特定的地形学问题。而作为课程教学,所有关于理念与方法的讨论,最终仍须落实到“设计”本身。由此,博物馆建筑其室内外空间的关联、动线的组织、空间序列安排,以及体量、材质、光线也是教案关注的重点。


基地概要

Site Overview

本课题选择南京明外郭仙鹤门附近龟山公园内的一处坡地,作为外郭博物馆设计的基地。外郭是南京城墙四重城垣系统最外面的一环。外郭的建设不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旧制,而是强调顺应与利用地形的高低起伏,形成与自然共谋的拱卫屏障。郭体的修筑主要是依循城市周边的丘陵,连以垒土墙郭。在漫长的历史中,明外郭由于人为破坏与自然风化,多有毁坏,现在走势尚存的有42公里,主要分布在城东地区。

课程基地所在的龟山公园临近外郭东段仙鹤门,公园内树木茂密,自然环境优越。龟山作为整个仙鹤门地区的高地之一,视线开阔,近可观外郭本体,远可观磨盘山、紫金山等。建筑用地位于龟山公园北段,龟山山体的东南坡,场地内部存在较大高差,且坡度条件也存在差异。

本设计立足于其所处场地的地形于场所特质与外郭的历史背景,表达南京城墙与外郭的历史遥想,结合外郭遗址,设计外郭博物馆,以展现城市的历史文化,重塑场所精神。建筑设计应不拘于设计范围,学习建立更大尺度空间格局的思维方法,充分反映建筑空间与地形(外部空间)的结合,阐释建筑设计的生成过程。


课程总结

Studio Summary

 “建筑物总是要建在某地”。这一简洁的陈述,提醒我们关注建造与地点的重要性。

对于建筑来说,提出“地形”,意味将建筑不再是环境中的孤立物体,或者一个被观看的对象,而是更为宽广环境中的一种组成。关注地形,意味着不仅要对一块地的几何学特征感兴趣,如它的轮廓、范围、形态特征等等;也要在意实体事物的物质性特征,包括色彩、厚度、质感等等。

在地形学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设计中去体会并尝试建立建筑的空间性、物质性与周围世界之间的锚固关系。同时,也要让同学们认识到,上述对于地形物质层面特质的关心也可以导向对地形功能性潜能的觉察,诸如基地上的物质都可以做些什么,除了表达或是再现之外,是否也能够服务于其它目的等等。

地形学教学的重点体现在场地的选择上。“地”的影响几乎是第一位的。本次课程的基地,其周边物质空间条件相对单纯,而场地本身坡度、朝向、植被、土质的变化却更为微妙,同时场地还具有丰富的历史记忆,这些都使得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对地形与建筑的关系产生更多地思考,对于地形的理解也更为丰富与多样。从课程作业所反映出来的情况来看,学生对于场地的理解确实也呈现出这样的多样性。

课程成果

Course Works

学生:张末未   指导教师:刘捷

地形学是理地的过程,重要的也许不是房子在大地上的样子,而是房子如何退到大地之后,让地势的肌理得到充分的延伸和展现。而且这种在连绵地形之上的房子是不能被图像化的,必须要在行走的过程中被认识,任何单一的图片都可能是武断的曲解。这在图像化的今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这种意义不仅仅局限在地形学的议题当中。

  
学生:程司祺    指导教师:费移山

地形学不等于对地形高差简单处理,而是从场地(物理与非物理)环境出发,创造与场地紧密相关的建筑。设计将关注点放在场地环境氛围的营造上:包括调整建筑形体创造场地新的流线,配合原有地形创造丰富的空间关系,以呼应场地中原来日常生活的氛围;在靠近明外郭主入口一侧,则尝试以连续的完整墙体唤起有关明外郭的场地记忆。


学生:冯薇   指导教师:陈宇

地形学的主题使得这个设计关注更大范畴的场地要素和更广范围的时间维度,将场地的历史文化要素纳入设计范畴,结合历史与现状形成呼应场地的设计。同时在设计中,关注剖面的重要性,由此塑造内外交融、上下流通、互相因借的空间关系,从而使得建筑设计的功能组织更加有效,内部空间的生成逻辑更为自洽。


学生:王正方  指导教师:刘捷

建筑以简洁敦实的体量置入坡地,呼应外郭深沉的历史底蕴,其长轴与外郭平行,使得游人在外郭步道的行走过程中充分感知建筑的形态,沿郭立面以朴素的矩形呈现,西侧延伸出的片墙丰富了立面的层次,同时增加了建筑与场地的互动关系,围合形成的庭院上空出挑不同标高的平台,增加了观景层次。位于核心的中庭给建筑内部带来充沛的光线和舒畅的空间体验,框架划分容纳了不同的活动和功能,灵活而克制的楼梯与坡道使得人在游览过程中感知地形的变化。


  作业答辩




文字整理:费移山 

信息提供:建筑系党支部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