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设计V:再造西街——越城遗址公园概念性城市设计与越城遗址博物馆设计


再造西街

2020-2021年度大三年级融通教学

唐斌


教学时间:2021.5.7-6.20,共6
选课学生: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本科三年级

教师背景:建筑设计+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建筑历史 


1. 课题设定

  “融通设计课题”中,“通”是教学的目标,建立在“大建筑学”的认知基础之上,立足于跨学科的复杂设计问题求解,“融”是教学的方法内核,在于协同工作中实现专业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

本年度的“融通教学”以“越城遗址公园概念性城市设计与越城遗址博物馆设计”为题,以南京中华门外西街地块作为设计场地。西街地块位于中华门城堡以南,北临秦淮河,南邻应天高架,东侧为大报恩寺遗址,具有较为复杂的城市空间关系(图1)。西街地块的建设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历史层叠丰富。在保护性规划中,场地的核心位置目前为遗址考古挖掘区,未来将规划为城市遗址公园。近代的西街地块呈现典型的老城南街区风貌,极具“烟火气”。随着周边城市开发地块的建设,除保护建筑以外,被整体拆除。在课题设定中,现状场地内的住宅可拆除,并对核心区及周边的建设强度做出一定的限定(图2,图3)。

1设计场地及周边的肌理拼贴(红色区域为西街地块)

2设计教学中对用地属性的设定 

3 设计场地中开发强度的设定

课题希望通过将设计操作与周边地理自然信息、建成环境信息,以及历史文化信息的多重结合,以各专业学生小组合作方式,提出越城遗址地段的整体设计;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专业的具体要求深化城市系统研究、完成越城遗址博物馆的建筑单体设计和越城遗址公园的景观设计。

  

2. 教学目标

历史引领,建筑、规划、景观三个专业协同为融通教学的核心特征。历史引领是通过对城市历史的研究,确定相关的历史遗存遗迹与历史环境,提出对历史辨识度认知为前提的基本原则和设计策略;也是对建筑设计如何与人文、科技形成交叉,形成稳定的“一体两翼”教学结构的一种有益创新。

多专业协同是三个专业方向以合力方式提出具体的概念及技术方案,而非设计流程上的前后排序,或各自侧重;也是基于设计问题的深层思维交叉和综合设计策略生成的回应。合作的关键技术方法在于以历史教学为平台通过跨学科融通设计教学,帮助学生养成对历史与当下、理论与设计、思维与实践等问题的思考能力,对相关问题源与流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多维视角交叉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内容

根据研究对象,设计课题的研究主体在不同尺度上进行转换,从宏观的城市系统与景观格局,中观的街区与开放性空间,微观的建筑与空间节点,构成了多重维度的设计层级。具体设计任务包括:

 1)、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提出概念性城市设计。该课程主要对场地中可建设区域的空间结构、功能配置、交通组织、肌理特征、高度控制、开放空间、景观廊道和滨水景观进行设计。

 2)、在可建设区域中自选5000平方米的建设用地,拟建越城遗址博物馆。越城遗址博物馆建筑规模3000平方米,建筑高度控制12米。

 3)、细化遗址公园景观设计,包括遗址景观保护与展示、开放空间、景观廊道及滨水空间等进行规划与设计。

  

4. 教学组织

针对惯常的专业割裂的“工序”化流程和 “阶段性”设计分工,本课题要求每个设计小组的学生必须共同进行场地调研、系统建构、形态生成、乃至局部空间设计的全过程。教学采用开放式的方式进行,在总体教学目标明确的基础上,不对成果导向做刻意预设,以鼓励学生的自主研究。

教学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进行西街地段的整体概念性城市设计为主,主要解决总体功能定位,空间系统生成,交通组织,景观结构研究等方面内容;第二阶段的教学主要进行越城遗址博物馆的建筑单体设计和越城遗址公园的景观深化设计。其中建筑单体设计针对前期的选址,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定位,并通过对类型学、地形学、建构方法的综合运用。

学生在设计的两个阶段中需要不断回顾和反思设计逻辑的连贯与一致,并通过小组的设计协作,将片段的设计概念最终凝练成完整的设计构架,实现设计概念从总体至局部的渗透。

针对性的设计方法教授与研究生助教的经典案例分析,从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对国内外类似项目的研究展开系统性的教学。同时也鼓励在传统的纸笔与模型研讨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引入新的教学工具和方法,例如将VR技术引入教学,有效地修正了城市空间的尺度感,提供了真实的沉浸式体验(图4、图5)。

4 教学中的VR运用

5 教学中的小组研讨


5. 教学成果

案例1:大隐于市,幽径思古

成员:杜舰、陈江、贾天下、袁潇洁、梁安欣 



案例2:山河表里

成员:孙泽仪、伍霖芳、程东元、孔星淇、李樊一



案例3:长干三叠
成员:丁雨潇 程世纪 伊晓然 杨俊杰 赵丽媛



案例4:古址新芽

成员:龚文晨、贾子恒、贺琪、赵一璞、崔得润



6. 教学总结与反思 

从成果的层面,最后的设计呈现鲜明的多样性特点。这一方面由课题设置的开放性产生,课题内在的复杂导致解决策略的多途径;另一方面也与各大组指导教师的引导相关,不同专业老师的混搭,以及老师们知识背景和研究专长的差别促成了各组设计问题设定与解决途径的多样。

从教学的层面,融通教学从课题研讨到付诸实施经历了较为漫长的过程,其中探讨的核心内容在于对西街这样一个作为城市中不断演化的复杂地块,在诸多的历史信息与物质空间信息中判断其中的“变”与“不变”,大报恩寺空间格局所奠定的基本空间结构形成了对西街地块及周边的控制性要素,而周边地块的阶段性发展产生了不同时期的空间应变。从这一核心问题出发,对于此类复杂地块中 “源流”策略的产生至关重要,也体现了融通教学的基本目标。

从学生能力与收获层面,通过短时间、高强度、交叉复合的设计训练,学生激发出极大的设计兴趣,强烈的表现欲与参与度助长了综合能力的提升。但呈现饱满工作量的同时,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设计教学周期的制约,以及课题难度的设置,小组内部秩序的讨论(甚至是争吵)耗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为此,课题将进一步做设定上的明确,提炼课题主旨,强化训练方向。

通过关联学习下的学科融通,与当下的现实需求联系,培养未来建筑学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对设计问题的综合解决能力。这,是真正的东大建筑的立足之本。  


教学团队构成:

教学组织:陈薇、鲍莉

指导教师:

建筑:唐斌、郭屹民、邓浩、刘捷、薛力、蒋楠、屠苏南、俞传飞、周霖、费移山

规划:王承慧、李百浩、巢耀明、史宜、汪艳

景观:杨冬辉、唐军、姚准

历史:孙晓倩、贾亭立

助教:

建筑:韩佳琪、黄逸帆、廖彤瑶、林诗怡、刘映瞳、卜笑天

规划:金桐羽、吕洁淳

景观:高媛、刘可欣 

信息提供:建筑系党支部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