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发布丨《遇见南京》——“东南学派·亦史亦论亦东南丛书”第一部隆重出版


《遇见南京》是“东南学派”丛书之“亦史亦论亦东南”系列的第一本,是以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成员为主完成的学术成果合集。该书从“时空”“回响”“意识”三个方面剖析南京城市、建筑、景观与历史文化发展的宏观架构、南京建筑在历史上因传承和创新产生的重要价值和影响,以及南京在历史建筑保护和现代建设中具有的超前性等。《遇见南京》实际上是遇见一种格局,遇见一种高度,遇见一种清醒,甚至遇见一种激情。该书出版恰逢院庆95周年之际,是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同仁献给院庆的一份礼物。


东南学派(节选自张彤院长序言)

       大约7年前《世界建筑》杂志编撰“东南建筑学人”专刊,组织了同名的学术活动,系统性地梳理了1977年之后学院培养的代表性学者、建筑师和他们的成就。陈薇老师在这期专刊上写了一篇题为“东南四学”的文章,第一次以“做,融合,批判性,传承创新”10个字,勾勒出“东南学派”的样貌。7年后,陈老师带领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同仁集体编著系列著作,第一本《遇见南京》即将付梓,汇集了20篇关于古都南京的研究文章。她嘱我以“东南学派”为题写一篇序,值此东南建筑即将走过95年发展历程之际,促使我再次对这个学术群体的内在特质和外在贡献做出一点思考。东南学派是一个交融包蓄的时空

一门学问、一种学派离不开它所在的地方。中世纪以后的中国,南京是政治经济中心迁移不能逾越的时空聚焦,也是学术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节点。在这里,中原文化得以存续转化,并在江南及更广阔的区域蔓延,滋生出丰富而绚烂的中华文明。

立基于南京的东南大学建筑学科,从学科创立伊始,就一直为这种包蓄的文化时空和敏锐的交汇视域所滋养,在宏观的格局和批判的审视间培育出独具一格的学术气质。

杨廷宝先生以南京工学院建筑系主任的身份任职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并代表中国连任两届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他是建国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北京站的主持建筑师,也是人民大会堂设计的重要参与者,晚年还组织指导了毛主席纪念堂和国家图书馆的集体创作;刘敦桢先生和童寯先生以世界性的比较视野长期深耕江南古典园林研究,学术影响历久而弥新;刘敦桢先生并开创了系统研究中国民居的先河。从南京工学院到东南大学,这里一直是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历届主任挂靠院系,长期引领和服务于中国建筑教育的整体发展;东南学人开枝散叶,为全国多个建筑院系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中坚作用,这里自然成为中国建筑教育脉络生发和思想交流的汇聚之地。

不仅如此,身处南京的东南建筑学科也一直保持着与世界建筑教育的敏锐接触,在思想和实践层面部分构成了当代中国建筑教育的光谱基色。近20年来东南建筑持续扩大与国际一流建筑院校的合作,与超过20所院校保持常态化交流,目前正作为教育部与科技部联合推进的唯一一所建筑,进行高校国际化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验。东南学派是一派固守本体的学统

1927年蔡元培先生等有感于当时中国建筑现状之落后,力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次年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创设建筑系,这是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史上第一个具备完整学科建制的建筑系。中央大学传承中华学术之正统、承担创立民族文化之使命,其“诚、朴、雄、伟”的学风奠定了东南建筑与生俱来的学科气质。

在东南建筑近95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术着重和教育理念从未偏离过设计与建造。杨廷宝先生在1958年提出的“建筑办学十条”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建筑学专业宜以设计为重点”,并逐条阐述了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各种问题。1960年代前期,南工建筑系总结教学特色为“严、实、活、透、硬”,其中最为强调设计基本功过硬。

东南建筑初始于布扎教育体系,但“空间”未曾离开过学理之关切,至1980年代后更为凸显。以空间为核心关联功能、场地和建构,辅以历史理论和技术科学,架构起延续至今的专业教育体系,影响深远。在2019年组织的国际学科评估中,这一体系被认为“展现了非凡的学术抱负,在国际范围内具有重要意义”。

空间与建造作为建筑学无以替代的本体,成为几代东南学人的共同认识和固守核心;而设计作为人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的总和,因为建筑类学科最为广泛的综合性,在大学学术体系中尤其彰显出首要之贡献。东南学派是一种审视自省的实践

除了受到所在地方的影响,一个学术群体的治学之风自然会被其中的卓越代表所冠引。作为中国20世纪最杰出的建筑师,杨廷宝先生在这个群体中言传身教达42年之久,其立基实践、通达务实、平易谦逊的学风和品格对“南工体系”“东南学派”的形塑静水流深。刘敦桢先生以田野调查为根基,倾注毕生所学于中华大地上的建筑瑰宝与营造智慧。童寯先生作品清流、学贯中西,其深邃内省的目光一直审视着这个群体的前行步履。

在他们的影响下,几代东南学人在实践中求学问,于躬省中获真知。我刚来建筑研究所求学时,齐康老师一句“不下工地的建筑师就不是好建筑师”不知影响了多少学子。近一个世纪来,这个学术群体为国家培养了最大量、最优秀的建筑师,也产生了最多、最具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在首批列入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的优秀近现代建筑中,有超过三分之一出自这个群体和她培养的杰出实践者。陈薇老师归纳“东南学派”的10个字中,第一个就是“做”,在做中学,知行合一。以此为基,“融合,批判性,传承创新”均是对这种群体性实践的定义,这是一种不拒涓流、汇川成海的实践,这是一种批判内省、审慎前行的实践,这更是一种传承有序、革故鼎新的实践。

2022年,东南建筑即将走过其发展历程的第95个年头。我们身处的世界充满着令人不安的变局,而学科的内核和外延不再静态,正在面临新使命和新技术的挑战。回顾走过的历程,让我们更清楚地辨识身份和能力,思考这种包容交汇的视域能否让我们突破学科的传统藩篱,再次于异质的边界寻求蓬勃的生机;思考这种固守本体的定力能否让我们立足于当今学术的丛林,以设计的综合性和创造力再度引领更为复杂的工程与艺术;思考这种反思性实践能否定义东南学派之价值始终,使其为这个终将美好的世界做出东南贡献。


遇见南京(节选自陈薇主编绪言)

遇见南京是一种幸运。

南京是一个时空尺度很大的城市。在历史上,她不仅在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国、民国时期均作为都城存在过,被称为“十朝都会”,而且在六朝时期(东吴、东晋、宋、齐、梁、陈),成为南北文化的交汇点。其后,许多艺术和文化以及城市建设、景观与建筑创造等,在中国大地上转型、发轫、生根、开花、结果,都离不开南京这座山水城市的发酵与温润,犹似钟山之稳定和秦淮之不绝,又如春季无声的霏霏细雨,绵柔和强劲。能容纳这深厚文化滋养的最盛大的空间当属明代的南京,明代也是南京作为都城唯一一次统治全国的时期,这亦是“南京”正式名称的由来。其前与其后的南京实际或名义上掌握的均为半壁江山。明朝南京有四重城----宫城、皇城、京城、郭城,是目前我国保存四重城制的唯一都城城址所在。流年辗转,斗转星移,十朝都会的城市中心和重心在这方土地上也是变化和迁移的,这就形成了南京文化、方言、风貌、格局形态等的多样性。遇见南京,便是遇见一种神奇:拼图般的整体,断续性的传承。

南京是一个回响声音不绝的城市。尤其突出反映在明初系列制度下的建置和建设的创造----城市、宫殿、陵墓、学府、宅第、庙宇等,既贯彻明太祖“治隆唐宋”的政治主张,努力恢复汉民族文化特色以及传承宋代“营造法式”的制式,又结合南方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在中国古代城市与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南京明孝陵,承继了唐宋的石像生及神道序列、陵园与陵寝功能,又开曲折自然式神道之先河、创宝城宝顶之规制、列陵园陵寝于中轴,形成中国古代陵寝制度的重要转折,影响了北京十三陵及清代陵寝的发展。这种回响是多方面的,接续了文化的断裂,又开创了新风,并以南京为中心,波澜扩散,通过制度传播以及技艺流传,影响深远,甚至抵达边缘和边远地区,或在深山,或在边陲。遇见南京,便是遇见一个神话:有官式之风,还有乡音之随。

南京是一个意识特别超前的城市。古代南京有一种地图叫“历代互见图”,即将各时期保留下来的建筑标识出来,以使后朝建设时避让前朝的留存。这是何等超前的保护意识!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为稳定政权,亟需建立新宫殿,但当时由六朝至南唐发展下来的南京中心区已积淀很深,人口稠密,建筑密集,这样几经周折后,在当时南京僻静的东部填燕雀湖建南京宫殿和城市新轴线,这样既建设方便又省去大量的拆迁费用,也稳定了人心。又如1928年沿着国都南京中山大道进行法国梧桐长线栽植,不仅绿荫给人以庇护和舒心,还从生态和艺术方面赋予南京久远的意义。包括对于山水的理念,民国时期的思考和构想与现代花园城市有许多相通之处。在现代的改革开放之初,南京也率先建设当时全国最高的高层建筑金陵饭店,其在管理上是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经营管理的大型国际酒店,自1979年获准建设到1983 年建成开业,自开业10年后还清4500万美元的基金贷款到20年后进军地产业以及30年后跨地区建设生态园和养老工程,一直具有非凡的超前意识和决断。这种雄心和大志,是这个历史城市的文化积淀,也是一种创造生活的坚持理念。遇见南京,便是遇见一种神力: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和当代,有不绝的创意,有大局的判断。

这些时空、回响、意识,在尤其是以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为代表的研究中,逐步成型,慢慢拓展,于是有了这本集子,谨代表“东南学派”在历史研究方面的一个侧面。不难看出,她既有历史的脉络,又有理论的探索,还有对于南京建设和文化遗产特别的敬畏以及由衷的保护之情。

遇见南京更是一种责任,阐释她的智慧,流传她的血脉,保护她的价值,愿她历久弥新。


山水形胜下的新旧交融南京城(孙晓倩 拍摄)


供稿:教师综合党支部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