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空间美学素养
授课教师:张映乐
助教:李登钰
课程日期:2022年9月15日至11月26日
地点:九龙湖校区
一.课程简介
课堂场景《基于“做中学”的“艺术与设计”文理工融通通识课程的开发与运用》是顾大庆教授主持的教育部新文科教育改革实践项目,以美育类通选课程为载体,由建筑学院教师开设面向全校非建筑类专业学生的多样化的设计课程,以各种趣味性、探索性和启发性练习介绍建筑学的基本问题,体验设计思维,启发空间美学意识。
“艺术与设计思维:空间美学素养”是本学期开设的两个子课题之一,由建筑系教师张映乐负责教案准备和具体讲授,博士生李登钰作为助教参加,共招收来自物理、化学、电子信息、交通工程等10余个专业共30位同学。授课地点在九龙湖校区,为期11周,每周四晚3课时,共32学时。教学的主要挑战在于师生比、教学场所、时间及条件都有很大限制的情况下,如何向完全没有设计和形式基础的学生展现建筑学从平面到空间,从单体到城市的问题宽广度,以及使用各种设计媒介推进设计思维的体验。
二. 主题与方法
作为面向非建筑学专业学生开展的设计通选课程,练习弱化对专业知识的要求,注重设计过程的趣味性、探索性和启发性。教学方法依照“操作——观察——讨论——调整”的顺序,强调操作先于思考、动手先于动脑,即在“做中学”。最终成果以跨媒介和跨尺度的形式反映连续的空间意义演进。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 “去专业化与练习化”
避免先入为主的“建筑设计”观念和明确的目的讨论。讲解过程尽量减少“建筑”、“空间”、“尺度”等专业词汇。以抽象构图练习作为开始,逐步发展为具有实际意义的空间模型,最终完成1:100比例的虚拟城市模型。随着课程深入,逐步引入流线、尺度、形式,行为等概念。对于基本元素的组合与发展是贯穿不同练习的基本指导。
2. 多媒介推进
拼贴画 徒手绘图 浅浮雕模型 立体模型
课程练习依照拼贴画、徒手绘图、平面模型、立体模型等多种媒介操作推进,引导学生对于平面构图、空间形式、空间尺度以及使用者行为的认知和表达,从而逐步完成从无意识创作向抽象图像的转换、从浅浮雕模型向空间模型的发展,从构筑物到区域空间的组合。
3. 个体与集体
集体作业
个人作业
课程不同阶段的任务要求以个人或集体形式完成,对应两种工作模式:1) 独立发展个人作品;2) 将个人作品组合为整体,研究相互关系。统一的个人作品尺寸和比例是将它们组合为整体的前提,同时为快速发展个人作品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能。在这种方式的引导下,个人作品逐步组合为集体成果,实际反映了将相互独立的构筑物整合为具有联通的城市空间片段的过程。
三. 阶段与任务
课程练习分为7个阶段,对应相对独立的主题和设计任务
1. 拼贴游戏(集体)
“拼贴游戏"
课程开始于一场集体“拼贴游戏”。所有学生首先将白纸裁剪成不同几何形状,以纸片作为工具,通过正负形、描边等操作,在6mx1m的白纸上进行涂鸦绘画,并定时轮换位置。个人绘画不得覆盖他人作品,需要寻找空隙填入。最终成果是一幅集体完成的拼贴画,作为后续工作的基础。
2. 几何元素提取(个人)
平面构图个人作品
这个阶段是对拼贴作品的抽象转译。学生在拼贴画中选择三块区域,从杂乱图案中提取重要几何元素,以此为基础,通过徒手绘画发展新的秩序,重新构图。依照的方法包括重复、缩放大小、旋转、镜像、覆盖,等。该阶段强调元素的单一性和组合方法的一致性,成果要求几何元素与构图秩序清晰可读。3. 浅浮雕模型(个人)
浅浮雕模型个人作品
通过师生讨论,从三份手绘图中选定一份,使用单一材料将其发展为浅浮雕模型。该步骤首先需要解读手绘图中暗示的元素间的空间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包含、交叠、对位等关系,作为之后制作立体模型的基本规则和条件。
4. 立体模型(个人)
立体模型个人作品
对浅浮雕模型中的元素再次进行提取和组合,根据其中暗示的空间关系制作立体模型,在完成模型后引入比例概念,通过置入比例人进行观察,理解尺度含义及其重要性。该阶段首先根据提取的元素选择不同材料,之后的操作方法需对应材料单元本身性质,如水平板片层叠,竖直板片围合,体块切削重组,等。目的在于通过基本的操作和组合,塑造丰富形式。
5. 发展立体模型(个人/集体)
个人立体模型置入场地
将拼贴画作为虚拟场地雏形,根据图案和个人模型的形式关联确定放置位置,发展立体模型的基本逻辑(横向蔓延或竖向生长),完成新的个人模型。在新的白纸基地中划分包围自己作品的个人区域。该步骤目的在于建立初步的场地概念,理解个人作品之间形式和尺度的关联。
6. 城市道路及外部空间
添加交通元素
用三种宽度纸带对应三类道路等级,建立城市道路系统。要求至少有三条横贯长方向的主要(一级)道路,二级道路围绕每个模型周围划分地块,三级人行道路在地块中建立行走流线。该阶段目的在于理解不同等级道路的承载的交通行为,对应的空间类型和尺度。
7. 城市景观
城市模型中的景观元素
使用不同色纸制作地块,留白区域即为道路。置入比例人观察,想象使用者在其中的行为,以此为基础在城市公共空间和建筑场所中添加景观元素。要求景观元素形式符合地块内部模型造型,并与周围环境产生关联。
四、成果与答辩
“拼贴游戏”成果
个人浅浮雕模型
个人立体模型
组合城市模型
结课成果展览
结课答辩合影
课程成果展在九龙湖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门厅举行,为期一周。展示了集体拼贴画、个人绘画,浅浮雕模型及最终组合模型共四组成果,邀请顾大庆教授作为评委。师生就课程内容、学习收获与困惑、学习感想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并向同学们征询课程改进建议。
五. 教学研究与课程反馈
本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对大学通选课的研究和开发。在开课前与结课后分别向学生发放匿名问卷,通过比较两份问卷调查教学效果。问题涵盖三方面:1. 不同专业同学对于“设计”、“空间”、“建筑”等概念的理解;2. 对于大学通选课程的认识和期望;3. 对于本课程的学习收获和感想。问卷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对于课程内容、“做中学”的学习过程、“设计工作室”授课方式满意度很高。通过实际操作和学习,从空间角度对于建筑、城市和设计有了初步认识,个人艺术素养和空间审美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认为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其他专业的知识内容、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课程,十分适合大学公共通选课,希望增加这类课程。参课学生对本课程推荐率达百分之百,以下节选部分问卷回答。
问:经过学习,你对“设计”和“空间”的理解是什么?与课程前的理解有何不同?
答:在我看来设计是我们在开始做一件事情前依照一些特别的规定对这件事情进行初步的考虑、规划,空间则是我们去将设计转化为实物的载体。课程前我可能仅仅把设计当作平面上的构图,把空间当作人们活动的场所。
答:设计是从一个很小的点慢慢将其放大为一样完整的事物。空间是物体存在的一个场所。
答:“设计”是一种由内而外产生的一种思维,它展现了我们分析处理利用周围环境与个人经验,凭借直觉与科学,感性而又不失理性地创造出的一种相对具象化或者说能够具象化的思维。但是这样一种思维可以在具象化的过程中不断地去修改完善,根据当前形势与当前想法去改变。甚至于在具象化完成之后,仍存在无限的可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心境、角度、思维去看它,都能够找到一些可以修改的地方。之前了解到的“设计”可能更多的是那种专业、严谨、一丝不苟的“设计”,一旦思维到位,接下来就是按照原定思维,进行完美复原。但课程中老师也是一直在说,设计是没有尽头的,在具象化的过程,甚至于已经完成了,都有无限的可能,都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去进行修改,以达到期望。
问:上述理解是否有助于提高你的审美力?如有,从哪些方面提高了?
答:有,其实课程让我们做的,更多的是一种相对抽象的东西,通过对于抽象的设计作品的设计、思考以及观摩,我感觉更多的是一种多方面看待、思考问题,想象、脑补创作者可能的思维形式,探寻作品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所以对于相对抽象的作品的学习与思考,能够培养我们发现美的能力,从而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
答:有。在看待事物的角度发生了改变,现在处于一个空间中或者审视一个物体会主动去理解解析这个空间的元素分布和物体的结构组成。
问:你认为这种本课程传授的“设计思维”方式能否为你带来(从哪些方面)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
答:能。或许在物理学中很多事情也不是那么分明,例如之前很多科学家争论的是粒子性还是波动性,但其实光是波粒二象性。可能自己以后思考问题会更加全面一些,去考虑问题的更多方面。
答:能,最突出的体现就是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这是极其重要的,能够多角度思考问题,不仅会使一个人思维清晰、分析合理、决断理智。
问:你适应这种课堂形式吗?
答:本专业的课程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课,我们在下面听课。在本课程中我们有很多自己动手去完成一件事情的机会,也有很多和老师交流的机会,同时在上课的时候我会感到很轻松、开心。感觉自己适应这种课堂形式。
答:适应。本课程教室更多的是注重学生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创作,让我们动起来,思考起来,自己去实践,自己去思考。
问:这门课程给你最大的收获/体验/启发/感想是什么?
答: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提升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以及想象力,在课程中大家一起设计一些东西时体会到了自己动手完成一件事情的成就感以及团队协作的快乐。在我看来这门课程最有意义的地方是让我们自己去想象去动手没有对错好坏之分。
答:就是人文与科学兼得,理性与感性兼备,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问:你认为学习成果达到了选择这门课程时的预期吗?请简述从哪些方面达到/未达到预期。
答:达到了,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做出了几个自己感到比较满意的作品,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收获了快乐,同时也让自己在遇到一些问题时有了不同的思考角度。
答:达到了。我认为这门课作为一门通选课,在学生快乐、参与感强的基础之上,果断地去放弃一些理性的教条式的传授,更多地去训练学生的思维,是极好的,是通选课的一种十分理想的状态。
文字:张映乐
图片:李登钰,张映乐,朱睿吉
信息提供:建筑系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