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大院
毕设题目:中华门站的复兴-南京中华门轨交站点周边城市更新与建筑综合体设计
指导教师:朱渊、殷铭
参与学生:肖敏荣、胡昳、李明远、周健行、饶皓宾、杨名远、赵白堃、邓世杰、杨棋雲、潘妍
校内答辩评委:
安仲宇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二事业部副总建筑师、设计总监
朱 雷 教授,建筑系主任
郭屹民 副教授,结构建筑学研究中心主任
孙世界 教授,博士生导师
唐 芃 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学院院长助理,建筑运算与应用研究所副所
王逸凡 副教授
评优答辩评委:
蔡永洁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薄宏涛 筑境设计董事总建筑师
李建波 南京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秦淮分局局长
刘 华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总规划师
Marco Trisciuoglio 东南大学建筑教授(兼职),都灵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副校长
命题院校:
参与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答辩组织: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学术指导:中国建筑学会立体城市与复合建筑专业委员会
课题支持:南京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
选题背景:在“增量开发”向“存量提升”转变的大背景下,城市更新成为这一阶段解决城市空间发展问题的重要话题。南京城市格局的历史演变与独特的山水环境相互交融,由此构成南京城市空间的重要特色,也使南京名城有别于其他众多历史文化名城。中华门站在废弃宁芜铁路功能和保留其遗迹的基础上,规划为四线换乘站点。其周边城市要素复杂,需综合处理高架、绿脉、遗址以及周边不同时代的社区等要素之间的关系,这为合理定位与重塑新时期中华门站周边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门地铁站区位
场地:中华门站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应天大街与中山南路、雨花西路交叉路口南侧高架中间,是南京地铁1号线的车站,为路中高架三层岛式车站。其中,中华门火车站为正在运行中的宁芜铁路客货运站,未来将改造为地下轨道8号线。用地周边有南京老城住区、雨花台烈士陵园等,还有越城遗址、大报恩寺等城市历史遗迹。随着南京老城南复兴计划的逐步实施,中华门周边区域也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中华门节点地区成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的重点展示地段及南京未来旅游、休闲、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承载区。
场地周边地块资源
四条地铁线位置示意
课程设计目标:
1.深度探讨城市更新背景下TOD发展的城市需求;
2.强化面对复杂城市交通条件下的功能与空间组织;
3.强化从整体宏观到微观节点的设计思维;
4.探索复杂条件下的城市业态组织空间营建。
1: 重构又来园
肖敏荣、胡昳、李明远、周健行、饶皓宾
小组整体城市设计
设计说明
中华门站场地有着三个历史时期,分为消逝的园林、现有的铁路遗存与未来的交通枢纽,设计结合现有的TOD理念,提出了一种新的TOD开发模式,即“园+TOD”:重构又来园。以历史上此地的园林“又来园”为意向基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回应各类问题挑战,在TOD的发展上,展现出当代又来园的城市空间。整体城市设计以活力多元的城市场所、可望易达的城市环境和重返自然的城市意象为目标,结合又来园的三种构园手法进行当代演绎,形成“一轴四段、多极汇聚”的规划结构,通过交通、形态、功能、遗产、生态、能源多维度重构策略展开深化。
中部的核心片区-十字光谷与垂绿中庭一体化开发,复杂的地铁四线换乘以及其他交通的连接在此进行,并设置-5m、0m、5m、28m四个首层,主要功能为商业、办公等,东侧的漫游绿丘片区与西侧的轨线新村片区则通过地下通道与屋面绿道与核心片区连接,漫游绿丘连通雨花台的绿脉,并延续中华门-雨花台轴线,主要功能为文化等,而轨线新村则连接其周边社区、秦淮河绿廊等,主要功能为办公与社区配套。东西向沿保留铁轨设置慢行步道,串联沿线铁路遗存改造空间,标高随各首层空间高低起伏,打造游园式慢行路径。
鸟瞰效果图
场地分析专题研究
结论要点
方案生成
总平面
策略深化
模型照片
整体排版
)
个人深化部分
重点地段1:绿台揽胜,十字门户
肖敏荣
换乘枢纽高层地段深化设计从复杂交通换乘、景观视线整合以及遗存利用三个核心问题入手,提出十字城市核、多平台揽胜和遗存塑造空间等作为设计策略,引入商业、办公、居住、文化等多类功能。在十字城市核中,通过对不同标高的平台进行梳理,构建高效的轨交、车行、公交、慢行等多类交通换乘体系;设计通过空间视线引导,系统整合秦淮河、大报恩寺、雨花台等景观,充分利用现有的天车基础、一号线高架作为核心空间元素,有序组织起高层综合体的系列空间,并打造出独特的空间氛围。同时方案充分结合光环境、立体绿化与水循环等低碳绿色策略,塑造出一个活力多元、可望易达、重返自然的枢纽门户。
问题提出
核心策略
方案生成
剖透视
效果图
重点地段2:垂绿中庭,立体都会
胡昳
方案重点地段在剖面、平面上呈现多种空间形态。通过线性游览路径、线性快速换乘空间、围合式商业办公空间等组织主要功能区域的空间形态:通过楼层退让、公共平台下沉、特殊景观如曲面屋顶、观赏性水池等操作塑造地铁站出入口公共空间,并将光线层层引入地下四层至地铁站站厅层、站台层,使得交通枢纽与外界环境的联系更加紧密,将繁忙的商业、旅游观光、交通换乘的分为彼此连接、互相展示,行程具有特色的TOD站点景观。同时,通过保留铁轨等遗产要素作为线索,连接场地内各个景观区域,呈现场地的文脉特色。
问题与策略
方案生成
剖透视
效果图
重点地段3:遗产迁变,旧站新生
周健行
工业遗存更新再生地段选取旧站房、龙门吊及其所处区段TOD营建和人居环境为研究设计对象,一方面以现代性和发展的视角,辨证看待历史印迹的新旧、叠加或迭代,另一方面根据场地的人群活动时间提出事件构想,从而推导出旧站房改造为菜场,龙门吊更新成创意工坊的设计概念。对于旧站房,更新的态度是功能置换兼顾地下开发,并以辨证的形体、戏剧性的空间演绎回应对新旧的思考。旧有结构中承担菜场功能,服务TOD流线和社区人群;新结构则纳入具有流动性和即时性的坡地集市,带动新旧场所的转换。龙门吊的更新模式为重启机械功能,利用可变结构多次定义空间,并以富于活力的姿态向外部介入TOD和市民活动。
概念来源
方案分析
效果图
重点地段4:绿丘春回,故园蜕生
李明远
设计在以下几个问题上展开:地段直接承接城市历史轴线,怎样协调基地外经年形成的历史轴线与基地内新生轴线的关系;地段邻近雨花台公园、大报恩寺公园、越城遗址等,怎样统合场地内外慢行系统;怎样作为过渡,完成从活跃的消费场所到松弛的亲自然场所氛围的转换;作为又来园旧址主部所在,新设计是否要及该怎样回应故园。以椭圆形下沉广场承接各向轴线并汇聚多方人流,承接雨花山体走势;广场也成为场地内沿铁轨遗址绿轴的起点。在该地段地面层外围,营造深浅不一的“凹进”,产生可容纳事件的厚度,边界被模糊,基地内外慢行系统在此凝铸。如何回应故园,设计仅借鉴古典空间营造的根本自然观:“人与人的造物原只是宽宏自然的部分”,而不借鉴任何空间的、营建的手法;具体通过热切参与空间塑造的院落、平台、花园等来体现这一点。
定位与策略
方案生成
剖透视
效果图
规划实施
饶皓宾
设计说明
规划实施层面,我们首先提出我们的规划目标,同时确定公共优先、刚弹结合的导控原则。然后我们从建筑、交通以及景观三个方面对中华门片区进行建设把控。建筑方面强调建筑体量限定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和整体性,侧重于整个片区的不同建筑功能与空间之间的慢行体验。交通方面分强制性与引导性要求与控规同步展开,强调整个建设过程中的弹性预留与控制。景观方面强调城市景观的系统性与联通性,引导地区建设打破中华门站片区割裂南北的固有城市印象,塑造全新的门户形象,充分展现南京文脉之末的独特魅力。整个片区分三期建设,第一期对中华门站点核心地块进行基础开发,第二期对中华门站点相联通的地块进行核心开发。第三期对剩余周边地块进行开发,进一步完善地区服务功能。
形态设计导则
景观设计导则
分期开发示意
校内答辩评委评语
设计团队选择挑战高难度的城市更新和开发课题,在设计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做了有益的探索,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对未来参与城市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前期调研比较充分,文献和案例资料比较完整,设计深度和工作量达到毕业设计要求。在容积率控制与道路交通组织方面可进一步深入研究。
校内评优答辩评委评语
该课题非常复杂,难度高,设计团队与老师都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对大量信息的归纳整合,思考周全。但是答辩过于匀质、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需要详略得当,将方案的“骨、肉、血”讲清楚即可。目前方案过于关注地块内部,需要更多城市街道角度的考虑。方案东西向的各个街区设计挺好的,但是南北的雨花台-中华门城堡轴线也非常重要,仅仅通过下沉广场与地下通道连接还不够,需要在视觉秩序上将各个要素整合起来。
2: 古今门户,枢纽重启
杨名远、赵白堃、邓世杰、杨棋雲、潘妍
总体城市设计
杨名远,邓世杰
面对不同历史时期层叠在同一场地的物质遗存,和当代城市快速高效的机动与公共交通需求,本次总体城市设计提出古今门户,枢纽重启的设计纲领。我们希望场地既是城市总体层面上风貌展示的门户,也是历史遗产与当代新增开发项目近距离接触,展示历史交汇的“门户”。以历史轴线上文脉节点和公共交通刚性功能及居民生活场所的交汇门户为总体定位,本次设计提出文脉可阅读、换乘高品质,门户新记忆的战略,以期实现历史结构存续、物质遗存参与场所营造的遗产保护目标;内部快、外部连、过程有序的交通目标;以及赓续铁路站点历史,塑造城市枢纽记忆的公共记忆目标。
城市设计以“一带两轴六区”为结构,通过原宁芜铁路线为带,中华门-雨花台与南朝中轴两条历史轴线为轴,串联整个场地内部,与周边环境相连接;依托不同区域的规划约束与客观的资源禀赋,将场地分为六区:社区服务、高密住区、越城双阙、都市峡谷、文旅之门、演艺中心,东端更服务本地社区,西端更服务城市整体,中部在轨交站点核心区适当提高开发强度。梳理铁路系统后,团队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站房、站台、铁轨及天车等物质遗存点进行改造更新,并将各部分融入到城市更新后的公共空间中,或作为景观构筑物,或作为公共建筑,在进行最大化的城市更新的同时,保留宁芜铁路完整历史气息。
交通专项设计统筹考虑机动交通、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后,结合竖向规划,提出快慢分离的总体思路:即在地面层建设完整道路网同时,在地下一层建设东西向慢行廊道。按上位规划,结合快慢分离后的竖向空间,本场地布置了四线三轨(即既有1号线,规划8/S2号线(贯通运营)和规划18号线)和巴士公交的换乘枢纽。
战略目标
控制要素图
城市关系协调控制图
总平面图
规划控制图
重点地段1:轴线秩序空间与文化旅游街区设计
赵白堃
设计说明
利用体量布置与空间操作,在场地整体内延续并强化整体城市设计的中轴秩序感,同时利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方式创造独特的文旅街区,活化场地内部历史建筑,将场地内部的老站房的形体以及结构进行保留以留住居民们最原始的记忆,在此基础上对其内部空间进行活化处理,赋予其新功能,创造特殊场地氛围;同时在交通上通过对有轨电车和地铁站与场地内部流线的衔接与设计,让整个场地中都能体验到快速换乘的便捷,使整个街区中的交通体验也更加丰富;独特轴线秩序、趣味文化街区、活化老站记忆、便捷丰富交通四者合一为,周围市民以及整个中华门地区提供一个独特历史文化体验之地。
方案分析图
平面图
效果图
重点地段2:复杂城市环境中的巨大完整的漂浮体块
杨棋雲
山南水北,夹在密集住区和小体量文化街区之中,完整巨大的方块漂了起来并向四周伸出了感应城市的触角,并不偏袒于某种城市环境,而是作为城市环境交汇处的眼睛。
简单的几何体组成了整个房子,正方体、圆柱、椭球体。相比于一个建筑,更像是一个可供人们进入的巨大天然材料,人们进入,并在此观察整个城市。
两个天窗与一个圆形核心筒削弱了其完整感,底部抬起的地景将雨花台的绿脉引导进了场地之中,同时为这块巨大的天然材料提供了生长的空间。像是在人类第一次学会搭建庇护空间之初,雨林空间之中,寻找到的天然洞窟,这是否也是一种建筑,如今,人们在此、在复杂的城市之中,又重新找到了这样的庇护所。
鸟瞰图
效果图
重点地段3:公共住房与高效活力社区潘妍设计说明
场地西南侧目前现状居住用地以老旧小区为主,而未来场地目标向城市新门户、高质量生活服务聚集发展,因此,在场地西侧地块进行高密住区布置,主要面向青年白领群体服务,并在底层结合公共交通置入小型商业、公园绿地、文化广场等公共空间,通过连续步行环境无缝对接至交通核心,并面向整个区域开放,提供了一种更便利、更积极、更丰富的生活方式。将地面道路及区域“归还”给城市交通,将生活空间和人行区域通过立体叠加的方式进行整合,在垂直方向完成生活空间、休闲空间和居住空间的置入,建立“空中社区”。在户型设计上,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标准模块,以满足不同的生活需求,按需进行组装,并结合置入公区,激发社区活力。
平面图
竖向爆炸图
剖面图
效果图
户型设计图
校内答辩评委评语
设计方案在答辩中展现出了深入的思考和创新的理念。该方案对城市空间布局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充分考虑了历史秩序、功能分区与交通流线,确保了城市的可持续性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不过,该方案在某些细节方面仍有待完善。例如,对于某些特定区域的功能划分,建议进一步细化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在交通规划上,可以进一步考虑未来城市发展的可能性和交通流量的变化。
五校答辩:
2024年06月16号,五校联合毕业设计末期答辩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如期举行,参与联合设计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五校师生,与特邀答辩评委南京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刘青昊、南京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城市设计处处长邢佳林等共聚广州,对TOD开发与城市更新等相关话题进行讨论。
答辩现场
师生合影
展览现场
信息来源:建筑系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