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会议十五: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响应|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导读

97-9日,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合肥召开。99日上午,“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响应”专题会议成功举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空间发展理论和分析技术学术专班作为承办方,邀请了国内知名院士专家共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空间发展研究。

本文字数:5430

阅读时间:18分钟

会议组织

段 进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学会空间发展理论和分析技术学术专班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城市空间研究院院长

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响应”专题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学会空间发展理论和分析技术学术专班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段进教授亲自组织并全程参与。会议由清华大学杨滔副教授主持,由段进院士、北京大学柴彦威教授、北京大学林坚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陆邵明教授担任会场点评和座谈嘉宾,会议邀请东南大学邵润青教授级高工、北京交通大学盛强教授分享了两场精彩的特邀主题报告,大连理工大学路晓东教授等7位学者宣读了入选论文。


会议开幕致辞

 会议主持人杨滔进行了开幕致辞,欢迎各位专家和规划界同仁参会,深入阐述本次专题会议的主题与价值意义,并介绍了本次专题会议的点评和座谈嘉宾、特邀主题报告嘉宾和论文宣讲人。



清华大学杨滔副教授主持


特邀主题报告

邵润青教授级高工、盛强教授先后分享了精彩的特邀主题报告。



特邀主题报告1:致敬实验精神——1978年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空间发展实践与展望

邵润青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空间发展理论和分析技术学术专班负责人助理,教授级高工



邵润青代表专班集体(执笔:邵润青、李志明、刘晋华、兰文龙),以致敬“实验精神”为主题,回顾了1978年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空间发展实践并对未来作出了全景式的展望。

实验精神是1978年以来中国空间发展实践的重要方面,贯穿始终。中国几代实践者在四十余年的历程中,面对不断出现的发展难题不断创新,充满胆略地不断寻找新的空间发展实体,从农村家庭单元、乡镇企业、特区、工业园区、新区到都市圈、城市群、一带一路等,反复尝试、不断迭代,驱动和响应中国现代化进程。这一系列实验展现出全方位、长期性、阶段性、风险性等特点,时至今日,获得了国际公认的阶段性成功。

来自社会学、地理学、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的空间发展研究学者,深度参与了这场实验,驱动和响应实验进程,发挥了重要的研究保障作用,承担了重要的社会责任,成果为国家所认可。

当下,面临百年不遇的空间实践大变局。一方面,一些原有的空间发展驱动力量即将完成历史使命,急需寻找新的空间发展方式;另一方面,航空航天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极大拓展人类空间实践的尺度,甚至颠覆既有的空间实践内涵,为寻找新的空间发展驱动力量孕育了无限的可能。赓续中国空间发展实践的实验精神,不仅立足存量,同时前瞻性地思考地外空间、虚拟空间、硅基空间等新的空间实践变化所蕴含的无限增量,远征无尽的空间发展理论前沿,为中国现代化新征程寻找新的空间发展驱动力量,是空间发展研究者的珍贵传统和生命力所在。


特邀主题报告2: 从认知到干预——新技术条件下的空间规律研究

盛强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空间发展理论和分析技术学术专班成员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系系主任、教授


盛强代表专班集体(执笔:盛强、戴晓玲),从对中心地和中心流理论的反思开始,提出以“流”和“网络”为基础,理解和分析利用当代新技术研究空间对解决规划领域问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汇报汇总了空间发展理论与分析技术专班第一次会议上宣讲的近期研究与实践成果,展示了产业与功能大数据对区域和城市群尺度产业定位、手机信令,出租车和智能感知设备对不同类型交通行为,人因技术对空间品质与认知等方向的研究成果,也介绍了空间分析模型和智能化设计工具的进展。

汇报基于对历史村镇和社区商业等实证研究案例,明确了多尺度空间网络对活力分布存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当下绿色出行、完整社区、健康城市等应用场景介绍新技术支持下发现的高精度空间规律如何在设计实践中发挥引领作用。汇报呼吁在新技术背景下应重新认识空间的意义,有效联系当代大数据分析与设计实践,以揭示空间发展规律为目标开展基础研究。


学术点评和圆桌讨论


特邀主题报告后,段进院士、北京大学柴彦威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陆邵明教授、北京大学林坚教授先后进行了学术点评和极具拓展性的开放式讨论。(按点评先后排序)

段 进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学会空间发展理论和分析技术学术专班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城市空间研究院院长


段进院士认为,这是空间研究专班在年会上的第一次展示,两个特邀报告都来自专班自己的专家,很有新意,我们就需要这种更有创新性更体现我们年轻人的一些思路的专班,我们需要拓宽思路。

为了进一步拓展思路,段进院士分享了最近的三个本质性思考

第一件事,空间到底是不是我们规划学科的核心概念?空间这件事情是不是非常重要?

从专班目前对我国空间发展实践的梳理来看,从和科学界更广泛的交流来看,答案是肯定的。不仅是这个专业,整个世界,物质和空间都是最重要的部分。空间的重要性,没有争论。

第二件事,虚拟空间。早期的虚拟空间只是对现实空间的描述、真实空间的一个镜象。一旦发展到虚拟空间和我们真实空间开始融合了,它的运行是不是区别于真实空间的运行?怎么掌握它的规律呢?这部分,就有可能会成为未来空间研究的一个方向。

第三件事,看不见的物质和空间。我们看得见的物质和看得见的空间,只占我们真实存在空间的4%,有大量的空间,我们是看不见的,有大量的物质在我们周边,我们都是看不见的。这部分,对于我们更加深入的研究空间部分,我觉得也许也是我们未来的一个研究重点。


希望年轻的专家,进一步拓展思路,面向未来,在重视国家需求与现实问题的同时,也努力探索基础科学和理论。



柴彦威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

我听了邵润青教授对中国城市几十年空间实践的梳理和盛强教授利用新技术新数据做的大量城市空间研究,深受启发,刚才也听了段院士关于空间、时间的论述,我也谈一下城市规划的“三观”:空间观、时间观、人间观

空间是城乡规划学与地理学科的立身之本,正如邵老师的空间象限图所展示的,从绝对空间到相对空间,从功能空间到精神空间,从物理空间到虚拟空间,空间本身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中国城市进入“双减”与城市更新的新背景下,我们需要一个更加综合的空间观。

当然,作为空间科学的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我们一直是空间导向的研究,但时间与空间、人间共同构成了城市巨系统,特别是信息化社会以后,人类社会的时间意识发生了重要变化。当今全球的时间都市主义盛行,以时间来审视空间、向时间来要空间、通过时间来发展空间,已经成为一种时间观,这是一个考虑空间之上时间的节奏性、资源性、结构性、弹性的时间观。当然,时间地理学一直强调时间与空间的结合,我们也提出时空间整合的范式,倡导从空间规划走向时空间规划。

另外,人间是时空间中的主体与核心。所谓人间,不仅仅是指人的身体与生物学需求,还包括日常生活、家庭与社会关系、情感与精神等生活世界。我们不仅要理解时空间中人的行为与需求,而且可以通过时空间来引导优化人的行为。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我们需要加强研究城市中个体的人、家庭中的人、组织中的人、社会中的人,构建我们中国人的美好生活方式。



陆邵明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空间发展理论和分析技术学术专班成员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陆邵明教授认为,两位主旨演讲人从宏观和微观打开了空间的视野,无论是从纵断面上还是横断面上,刻画了中国当代空间实践的画像。“实验性”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关键词,可以被理解为改革开放40年“摸着石头过河”的学术化表达。报告以时间轴梳理了重要空间实践与社会政策机制的关系,两者紧密关联,体现了前辈学者对中国空间实践的推动与响应。

今天青年学者的汇报,基于不同地域案例,从不同维度、不同尺度、不同时间片段、不同程度阐述了中国城镇空间三元性之间的影响机制(物质的、感知的、构想的),或者说空间的物质表层与社会深层结构之间的作用关系;揭示了当下中国城乡空间之间、表层与深层之间的离散性、

均衡性、矛盾性或弱匹配性的特征。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响应”这一命题需要进一步展开;同时,当前中国城市空间实践从生产建设阶段走向了使用服务阶段,未来的驱动力是什么,有待广泛和充分的讨论。



林 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教授

中国土地学会常务理事


林坚教授首先祝贺空间专班的组建,认为这对整个学科发展都非常重要。林坚教授谈了三点:

一是规律性,在变化格局中,想办法捕捉和演绎归纳不变的规律,这就是科学性;

二是显学特征,规划学科在面向未来去思考问题的时候,在社会的大实践过程中,有它的彰显性;

三是适应,刚才不约而同都提到虚拟空间,它就实实在在发生在你身边,你得适应这个时代的变化。空间专委会今后真正的工作突破口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把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归纳出来,给人类做更大的贡献。


特邀嘉宾为宣讲人颁发证书


论文宣读

来自全国的7位学者宣读了通过严格专家评审入选的论文。



1

健康城市理念下路网句法指标与交通噪声的多尺度研究 

路晓东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空间发展理论和分析技术学术专班成员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介绍了《健康城市理念下路网句法指标与交通噪声的多尺度研究》。该研究从交通噪声严重威胁公共健康,且污染日趋严重的背景谈起,认为需要探析规划要素与交通噪声多尺度下的关联性机制可服务于多层级的规划设计与管理。选取大连城区典型区域,以150m300m的正交格网划分用地,及以城市干支路和城市干路划分用地,建立多尺度研究单元。将区域内城市形态指标、POI,以及建筑立面噪声模拟值赋值于研究单元,对四种划分方式分别建立空间杜宾模型(SDM)。研究结果表明,尺度变化会显著影响规划要素与交通噪声的关联,尺度增大,关联性越强,且地块划分较格网划分的关联性更强;在多个指标中发现规划要素对交通噪声存在显著的间接影响,且尺度越大,间接影响越强。该研究可为规划层面的交通噪声管控提供参考。



2

  中国古代绘画里的城市空间认知模式研究 

刘倩含(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从研究绘画空间理论和分析,从中国古代绘画空间认知的视角展现《皇都积胜图》中北京城市中轴线,拆解该图的绘画空间表达方式,并探讨了其背后的中国画论,总结其城市空间认知特征,进而归纳出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城市空间认知过程模式特点及其背后传统空间审美意识,为当代中国本土化城市空间设计提供给经验和启示。



3

 技术转移下创新空间格局及发展策略研究

 马 涛(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该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网络构型-网络演化-网络调控”的基本思路,从网络视角解析区域创新空间网络联系特征,对创新空间类型、规模和分布规律进行识别解析,挖掘创新空间发展问题,最终从网络视角和空间视角提出差异化发展策略。




4

  城市健康资源与人口分布耦合性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王一鸣(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研究以深圳市为例,探讨了城市健康资源与人口分布的空间关联性,以及如何通过合理布局健康资源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研究以深圳市为例,利用了手机信令数据、健康设施POI数据,选取医疗、体育和景观设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这些健康设施的可达性、服务水平和人均享有程度,研究揭示了健康资源与人口分布之间的空间关联性。




5

 分级诊疗模式下城市医疗资源配置评价与启示

 宋广林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市规划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黄勇教授)

研究从城市医疗资源的空间配置角度,分析城市就医难问题的空间成因。将医疗服务供需情况与资源空间配置结合,提出一种新的评价办法;将城市医疗资源配置政策与规划实践结合,从学科交叉视角给予优化建议。




6

  基于多源数据的都市圈空间结构及联系格局比较研究

 邓书涵(深圳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陈宏胜特聘研究员) 

该报告以广深都市圈为例,以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为研究案例,广州和深圳市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彼此联系紧密但又各自形成不同结构和形态的都市圈。本研究利用土地利用数据、人口密度、POI和夜间灯光数据等多源数据,采用熵权法、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识别广深两大都市圈的空间结构,重点识别都市圈主次核心与“中心-外围”的空间形态。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采用引力模型对两大都市圈的联系格局进行测算和比较。




7

   大城市多中心组团结构识别及其通勤特征分析

   彭雨晴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郭亮教授)

该研究提出,多中心组团发展模式被认为是解决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的重要思路,然而其识别方法、发展特征等仍有待深入探索。利用手机信令数据结合社群检测方法,进行通勤空间组团的划分,通过构建通勤量、距离和便利度三个指标来分析组团的通勤特征。结果显示:武汉都市区已形成8个较为稳定的通勤组团,组团边界与自然阻隔耦合性强;各组团的内部通勤率均较高,减少跨组团通勤有利于降低整体的通勤距离;组团之间的驾车通勤便利度差异较小但公共交通便利度普遍较低。

宣讲人依次宣讲论文


本次专题会议通过2场特邀主题报告,7篇论文宣读,4位重量级专家点评和座谈,从多种视角探讨了空间发展理论和分析技术的研究,为进行“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响应” 提供了建议和见解。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空间发展理论和分析技术学术专班将通过平台组织学术交流、科研、咨询、教育和科普等各类活动,为做好城市工作夯实科学基础,为中国现代化征程奉献新的力量。

专班成员会后合影

END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空间发展理论和分析技术学术专班




关闭
Baidu
map